2023-03-07T03:18:36.510Z
中國新數據監管機構的成立,將能決定跨國公司是否能輸出其在華業務所產生的數據(資料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華爾街日報》6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為了集中管理中國國內存有的龐大數據,並藉此解決商業資安問題以及精簡監管,中國將成立新的政府機構,成為處理數據相關問題的最高監管單位。人大預計將於13日,對此案進行討論並批准其成立。

中國若成立新國家數據機構,將能決定跨國公司是否能輸出其在華業務所產生的數據,並制定、實施企業的數據蒐集與共享規範,例如禁止企業蒐集某些類型的消費者數據,或審查國內公司與外國商業夥伴共享的有關數據,以檢查是否存有潛在國安漏洞。

新的監管機構還將調查目前互聯網領域出現的各種問題,例如用演算法操縱數據、誘使未成年人網路成癮,並辨識出易遭網路攻擊的資訊安全漏洞等等。中國官方目前還未對此消息置評。

消息人士稱,要成立的機構,將和在2021年升格為副部級機構的國家反壟斷局擁有類似的地位。

目前中國的數據監管交由多個機構負責,包括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負責經濟規劃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據報導稱,中國相關行業的高管表示,當前跨部門的數據管理,有時會讓企業不知道該找哪個機構處理問題。

雖然新的管理機構將簡化數據管理,但據悉該計畫的科技高管,對此是否會進一步扼殺近年受到打擊的中國科技業表示擔憂。

中國對企業的監管

中國國家網信辦去年以網路安全和數據法為由,對中國叫車平台滴滴,處以超過12億美元的罰款。

除了當地企業外,外國企業為了符合中國政府資安要求,也就是讓中國用戶的數據留在當地,特斯拉於去年在其微博上宣布在中國成立了數據中心,而其他車廠如寶馬、福特和戴姆勒,在中國也紛紛設立數據中心,以符合當局規範,繼續經營中國市場。

圖為特斯拉於上海的體驗店。

《紐約時報》去年就曾披露,蘋果在中國的數據中心將把當地用戶的個資儲存在中國國營企業運作的電腦伺服器,認為這是蘋果為了做生意,向中國政府妥協。

這不只讓企業在經營管理數據上花費更多成本,中國政府的負擔也將增加,除了必須審查企業提出的和海外數據轉移,及有關的大量安全審查申請外,還要檢查相關做法等。《華爾街日報》指出,也有專家質疑政府官員是否具備處理這些領域的專業能力。

全國人大將於13日閉幕,當日還會表決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等草案。閉幕後,將召開作為兩會壓軸的總理記者會。

(綜合華爾街日報、路透社、中國人民網、紐約時報等報導)

相关图集:2021年的中国科技企业:内外交困

科技股受创:在监管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中国科技公司市值不断缩水,从而加剧了市场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放缓的担忧,投资者的情绪普遍受到影响。
反垄断和数据安全:自2020年底以来,北京以反垄断和保障数据安全等为由加大了对中国科技公司的监管力度。除了被点名批评和约谈,许多科技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罚款。经历了20年宽松管制下蓬勃发展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由此深受重创。
常见特征:有专家注意到,受管制的企业大多是有能力收集大量用户信息,取得市场中绝对优势地位的平台类企业。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科技政策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梅飞虎(Maximilian Mayer)曾向德国之声分析:“这场运动的目的是加强对大型互联网企业及其数据处理方式的监管。”
科技“大佬”跌下神坛:不仅科技公司遭遇重创,这些公司的创始人自身也感受到了政府重拳的力量。首当其冲的是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2020十月下旬马云高调抨击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不久后,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被中国监管机构叫停。马云随之淡出公众视野。
财富再分配: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科技业巨头们纷纷表态全力支持,例如,腾讯及阿里巴巴将分别投资500亿和10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外界分析,中国政府利用打压行动来推动科技巨头与员工和消费者分享其财富,缩小在政治上比较敏感的贫富差距。
双重压力:在中国勒紧“网络安全”缰绳、美国高举“外国公司问责法”的双重压力下,今年6月底才登陆纽交所的中国网约车巨滴滴出行不久前正式宣布“退美赴港”,打响大型中国互联网公司从美股退市的第一枪。总而言之,想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方面要面对中国监管机构严格审查,另一方面还要面临美国方面更严谨的风险披露要求。
遭美国封堵:“软科技”企业遭遇中国监管的同时,华为和大疆等“硬科技”企业则受到更多来自国外的限制。多年以来,美国不仅致力于在本国国内根除华为等中国设备,也试图说服其它国家不要选购相关设备。《安全设备法案》(Secure Equipment Act)是美国政府为打击中国电信和科技公司所做出的最新动作之一。
连出重拳:美国收紧对中国科技企业限制的另一个例子是:将中国人工智能巨头商汤科技列入一份投资黑名单,美国政府称该名单上的公司为中国的军事发展提供支持。本周,美国财政部再将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以及多个生物技术公司,并严禁对名单上的公司进行投资和出口技术。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