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T01:50:58.872Z
圖為台灣總統蔡英文於1月發表「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將台灣義務兵役役期恢復延長為1年。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國《金融時報》週二( 3月7日)報導,台灣總統蔡英文已經說服有意訪台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將雙方會晤地點由台北改於美國加州,以避免中國予以軍事回應。

報導引述匿名知情人士說法稱,蔡英文計劃將於4月初訪抵美國加州和紐約,作為其出訪中美洲的其中一項行程。消息另指,她已受邀在加州的里根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並可能於當地與麥卡錫會面。

麥卡錫去年曾表示,他若當選眾院議長,盼能出訪台灣,而後於1月正式上任。但路透社報導,有匿名消息來源指出,蔡英文的訪美行程,不一定會取代麥卡錫日後親自訪台的計劃。

知情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蔡英文和麥卡錫同意在美國會面,是因為台灣的安全問題。

路透社指出,令台美雙方都深感不安的是,台灣明年1月將舉行總統大選,屆時若麥卡錫訪台,將嚴重加劇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路透社日前報導,台灣民眾黨黨主席、該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也將於4月8日赴美,展開為期21天的訪問

一位台灣匿名高官則表示,蔡英文政府已經向麥卡錫的團隊提供了「關於中國共產黨最近在做什麼,以及他們構成何種威脅的情報」,而中國現階段「情況不妙」,若麥卡錫也訪台,「可能會有比過去更不理性的政策從北京傳出」。

美國眾議院1月7日選出共和黨國會議員麥卡錫擔任議長。(資料照)

去年8月,前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是25年來美國首次有國會議長出訪台灣。隨後,北京舉行了大規模實彈環台軍演,並在台灣附近發射彈道導彈。

該名官員補充道:「如果我們能一起努力控制這一點,各方面臨的風險就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而另一位台灣官員則透露,在麥卡錫表達了他的觀點,即台灣對北京潛在的軍事反應感到擔憂是「合理的」之後,蔡英文政府曾提議:「我們為什麼不利用(在美國)停留的機會會面?」

至截稿前,麥卡錫辦公室婉拒了《金融時報》的置評請求,中國駐美大使館也尚未回應置評請求。路透社報導,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7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對此安排並不知情。不過「里根總統基金會暨研究所」向媒體證實,該機構已邀請蔡英文於訪美期間發表演說。

專家:仍可能遭中國報復

《金融時報》報導,台海地區被視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衝突爆發點之一,美國正致力於加強對台海地區的應變計劃。更改會晤地點的決定,顯示中國為限制及破壞台灣「事實獨立」而採取的軍事姿態,確實發揮了作用。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亞洲專家塞耶爾斯(Eric Sayers)說,麥卡錫支持台灣的最佳方式是在美國會見她。 「這將達到麥卡錫的目的,即表明他願意與她(蔡英文)會面,但若會面地點在美國而非台灣,會使北京難以像佩洛西訪台時一樣,用同樣的挑釁方式予以回應。」

不過部分專家分析,蔡英文再次高調訪美,也可能如同麥卡錫訪台一樣招致中國的報復。但蔡英文政府官員認為,台北決不能讓中國的脅迫行為得逞。

「我們對自己的人民有責任」,一位台灣高官告訴《金融時報》:「來自北京的風險與日俱增,但我們必須一絲不苟地管理這種風險。使現狀倒退並不是一個好辦法。」

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6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中國一直在尋找「師出有名」的藉口,例如外國高官訪台,或台灣與他國進行軍事交流等。此外,中國更宣布今年的國防預算增長7.2%,台灣必須提高警戒。

他表示,雖然去年中國的對台軍演,並沒有進入台灣的毗連區,即離海岸24海浬的區域,然而一旦找到藉口,中國軍隊可能「突入」到24海浬,甚至接近12海浬的領海區域,侵犯台灣主權水域或領空。

(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