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Yang
2023-03-22T11:44:28.860Z
分析人士表示,此行的成果之一是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力量格局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莫斯科在经济和政治上越来越依赖北京,而中国并不提供对等的支持。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3月22日)结束了在莫斯科为期三天的访问。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称“亲爱的朋友”,讨论了一系列地区和国际问题。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了中俄之间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就中国政府上个月发布的关于乌克兰战争的十二点“和平计划”交换了意见 。

总体而言,中国和俄罗斯进一步巩固了双边关系,习近平和普京表示双方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并“共同抵制境外势力干涉内政”。

一些专家表示,此次会晤进一步鼓励了习近平和普京,因为他们找到了更多共同点来加深“无上限的伙伴关系”。

“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符合习近平的利益,因为它保护了北京的国内和国际战略利益。” 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英莎丽(Sari Arho Havren)说。

权力格局的改变

据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表示,中国准备扩大与俄罗斯在贸易、投资、供应链、能源和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两国领导人还签署了两项协议,以深化战略协调和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分析人士表示,此行的成果之一是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力量格局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莫斯科在经济和政治上越来越依赖北京,而中国并不提供对等的支持。

“中国希望保持其和平缔造者的形象,但它倾向于俄罗斯。”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Ian Chong) 说, “从表面上看,北京还没有准备好放弃俄罗斯,它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俄罗斯。”

相关图集:中俄关系变迁:从兄弟、对手到战略伙伴

最初的盟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年底,毛泽东赴莫斯科访问,并在苏联停留两个多月,参加了斯大林70岁生日庆生活动(图)。事后毛泽东抱怨受到斯大林的冷遇,以及签约会谈进展不顺利。1950年2月14日,毛泽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结为盟友。
苏联“老大哥”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被外界视为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苏联从贸易、高等教育、核技术、工业等一系列方面向中国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员的援助,以帮助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政府1953年针对经济发展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在苏联的帮助和策划下出台的。毛泽东强调要在各方面向苏联学习,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图为1956年出版的纪念中苏友好条约6周年的报道图册。
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于10月出兵参战(图为志愿军跨过冰封的鸭绿江),直接与美国主导的联合国部队对抗,中国称之为“抗美援朝”。苏联没有直接参战,但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资金援助。1953年6月南北双方签署了板门店协议:规定朝韩以北纬38度线为界停火,这固化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格局。
从反目到决裂:1959年9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活动。当时中苏领导人在政治理念和上的分歧和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就已显现。1960年莫斯科召回援华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北京则对苏联的“修正主义”以及苏共的对外对内政策展开了长期的尖锐批评。
边境冲突:中国和苏联是世界上拥有最长陆地边界的两个邻国。1964年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失败。 1969年6月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界河乌苏里江的珍宝岛爆发冲突(图为珍宝岛中国守军),双方均有伤亡。同年,两国又在黑龙江八岔岛和新疆铁列克提再次发生武装冲突。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取道北京,在机场与中国总理周恩来紧急会晤3小时,达成共识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
中苏交恶:勃列日涅夫任苏共领导人后,中苏关系依然处于对峙势态。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两国间几乎停止了所有交往。1967年,红卫兵曾冲击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图为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包头钢铁厂工人抗议“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示威。
抵制莫斯科奥运:进入70年代后,中国开始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开放的大门。1980年代的苏联,则因入侵阿富汗遭到西方国家更严厉的制裁和对抗。1980年莫斯科举办奥运会,中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抵制阵营。
关系正常化:在苏联末期,中苏关系有所缓和。从1982年10月至1988年6月,中苏两国政府特使就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了12轮的磋商。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同邓小平会晤。双方在北京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
从睦邻到战略伙伴: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宣布承认俄罗斯为苏联的继承者。两国最高层之间开始恢复往来。1999年,《关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签订,遗留已久的边境划界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1年普京上台后,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0年,两国确认"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图为普京、布什和江泽民在2001年的上海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
共赴国际舞台:进入新千年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北京和莫斯科都有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金砖国家”(BRICS)峰会、上海合作组织(2002年成立)这样的多边平台为此提供了机会。图为2016年10月在印度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峰会。
政治强人的友谊:习近平和普京这两位威权专制领导人,有着相似的大国政治信念。在坚定巩固自身权力的同时,也都希望打破美国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2022年2月普京访问北京、出席冬奥会期间,中方强调中俄“友谊无上限、合作无止境”。图为2018年习近平在俄罗斯远东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与普京品尝鱼子酱煎饼。
不是盟友,胜似盟友: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在国际上备受制裁和孤立。但中国始终拒绝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而指责美国和北约应为冲突负责,反对制裁,呼吁重视俄方的“安全关切”。同时中国大幅扩大从俄罗斯的进口,特别是能源进口。2023年3月,习近平访问莫斯科,成为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首位访俄的大国元首。

中国的“和平计划”可能为俄罗斯赢得更多时间

在此行之前,中国一直以和平缔造者自居,但其在十二点“和平计划”以及高官的公开言论中所阐明的战争立场遭到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强烈质疑。

周二,普京表示,中国的提议可以作为“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基础”。普京补充说,俄罗斯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中国对此表示赞同。

不过,英莎丽指出,如果中国在俄罗斯军队还留在占领区的情况下推动停火,这将“冻结战争”,让莫斯科有更多时间“准备新的攻势”。

她说,如果基辅因为俄罗斯没有从乌克兰领土撤军而拒绝接受停火协议,中国和俄罗斯的宣传机器就会将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诬蔑为“想要为战争火上浇油的战争贩子”,同时将中国描绘为“尽最大努力做和平缔造者”。

其他专家表示,中国努力以调解人的身份出现,反映出其“重申其国际影响力”的迫切愿望。

“它会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受到欢迎,但绝对不会受到美国及其盟友的欢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教授时殷弘说,“欧洲主要国家也会对中国的努力产生怀疑。”

周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批评北京没有追究莫斯科对“在乌克兰犯下的暴行”的责任。他批评中国说,“不是谴责俄罗斯,而是为其继续犯下这些罪行提供外交掩护。” 

中国将成最大赢家

对于习近平继续他的外交攻势,在成功斡旋伊朗与沙特恢复外交关系之后,进一步巩固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告诉德国之声,北京正试图营造一种形象:它是一个独立于美国的国际事务主要参与者。

“他们正试图接触其他国家,尤其是南半球国家。这些国家倾向于将美国及其盟友视为潜在问题。”他说,并表示北京的目标是巩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

尽管习近平努力将中国描绘成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和平缔造者,但一些观察人士表示,北京的首要任务不是结束战争。相反,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俄罗斯政权的延续。

 “俄罗斯政权的垮台和亲西方政府在莫斯科的建立对中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马铁木(Temur Umarov)说,“与此同时,中国也不希望战争升级。”

马铁木告诉德国之声,北京可以接受战争持续进行,因为这将使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向中国倾斜。

他总结说:“此外,(一场持续的战争)将使美国从与中国的对抗中分心。北京将是当前事态的最大受益者。”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