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2023 - 12:01

随着越来越多的低排放区(zone à faible émission)的出现,驾车人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迫使一些城市或地区重新考虑相关措施的实施以避免引发社会危机;法国将掀起新一轮反对退休体制改革的抗议浪潮,周二,法国交通将迎来“黑色日”,未来数日则充满不确定性,政府与工会组织之间将展开一场艰难较量;2月6日大地震整整一个月之后,震区之一-叙利亚阿勒颇的民众仍然生活在恐惧中;这是3月6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关注的国内和国际新闻焦点。另外,中国人大会议周日开始在北京举行的消息,则是关于中国话题的报道。

习近平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中国一年一度的人大会议周日在北京开幕。卸任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并将大幅增加军事预算,增幅为7,2%,这将是北京连续第29年增加军费预算。多份日报报道了相关消息。

《十字架报》指出:随着人大会议的举行,习近平将获得史无前例的国家主席第三个任期,从而巩固他未来五年的权利。面对千方百计劝阻中国不要武力攻台的美国,北京宣布再次大幅提升军费。

李克强公布了2023年约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是最近数十年来处于预期低端的增长数字,不过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

报道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吴木銮(Alfred Muluan Wu)的观点指出:尽管“清零政策”玷污了习近平的形象,但他在党的最高层依旧保持着“相当强势”的地位,几乎无法撼动。另有专家注意到:去年11月发生的抗议活动,不仅没有动摇习近平的地位,反而为他提供了结束清零局面的机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和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则表示:面对要求他和中共下台的呼声,习近平果断行动,扼杀了愤怒之声,体现了领导者的风采。他的权力将在未来五年继续得到巩固。

北京透过增长目标和国防预算展示其野心

这是《回声报》报道的标题。该报指出:中国政府将推动经济增长5%的目标寄望于国内消费和创造就业机会。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需求的推动以及充满活力的就业机会,今年的目标是增加约“1200万个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国际形势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近月来,中国遭遇主要西方和亚洲客户冷遇,另外,在“清零”政策影响下,一些跨国企业对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步伐提出质疑。2022年下半年,外国直接投资处于停滞状态。

另外,北京十分清楚:它与美国及其盟友的贸易紧张局势将继续升级。因此,李克强周日虽没有直接提及与美国的战略竞争,却呼吁“加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和自主权”。

《费加罗报》重点关注中国增长的军费开支。中国打算继续加强其军事能力。北京今年将国防预算增加7,2%,希望军队“加强”训练并“做好战斗准备”。

该报列举了中国拥有的核弹头(350个)、航空母舰(3艘)数量,以及在海外(吉布提)拥有的军事基地(1个)。随后指出:中国的空军力量发展迅速,鉴于其所拥有的舰船数量,中国往往被视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领先于美国。不过,中国舰队主要依靠较小级别的舰船,与美国的实力相比还相去甚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DP的强劲增长,中国逐渐提升军费预算。已成为全球第二军事大国。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数据,美国是迄今为止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接下来依次是: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和法国。

作者: 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