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就本港青年置業與社會流動性進行研究,發現30至34歲人士,由2001年至2021年的20年間,薪金增幅遠遠追不上樓價升幅,難以負擔私樓樓價,居屋成為大多數青年的唯一置業途徑。基金建議當局將居屋按揭擔保期延長至50年,全面開放二手居屋市場,並且調整居屋抽籤制度,增加多次申請而未能成功的申請人中籤機會,協助青年「上車」。

基金分析人口普查及差估署等數據,發現2001至2021年的20年間,45歲以下的業主比率不斷下降,由2001年約45%,降至2021年的30%。30至34歲的年齡層,月入中位數變化,學位畢業生薪金加幅為兩成,非學位畢業生則為三成六,但兩者加幅都追不上近四倍的樓價升幅。基金指,20年前該年齡層的學位畢業生,可於九龍,新界負擔到最大面積約1000呎的單位,但現時就只能負擔最多約200多呎的單位,至於非學位畢業生,更只能負擔最大面積百多呎的「納米樓」。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梁躍昊(音浩)表示,若全面開放「白居二」市場,讓超過40萬個未補地價單位可供出租及出售,將可增加青年置業選擇,而供應增加亦為二手居屋價格起到穩定作用。

房屋局回覆查詢時表示,調整居屋抽籤制度的建議,會不必要地增加申請數目,如果大部分申請人均獲發額外抽籤號碼,對個别申請者中籤機會,不會產生實質作用。另外,全面開放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有可能導致需求大量增加,或會令第二市場單位價格上升,影響中低收入家庭置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