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领导人涌向北京 西方是否正寻求中国调解以阻止乌克兰战争?
敦促中国在寻求阻止俄乌战争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并确保不会站在莫斯科一边反对西方阵营,这是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及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访问中国的两个主要目的。
西方国家寄希望于马克龙对中国的访问,因为他能够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困扰西方的乌克兰战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而深入的讨论。
为了加强法国的立场,欧盟选择派遣欧盟委员会主席,以表明法国总统传达了整个欧洲的信息,甚至可能传达了来自华盛顿的信息,美国《政治报》称,华盛顿对此次访问表示祝福。
马克龙为期三天的访问将为欧洲领导人的其他访问打开大门,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利计划于4月中旬访问北京。
这引发了关于欧洲在这个特定时间争先恐后涌向中国的原因,以及欧洲有何筹码可以说服北京向俄罗斯施压以停止战争等诸多问题。
经济第一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成为欧盟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欧洲20%的商品从中国进口,相比之下,北京是欧洲商品的第三大客户,中国接收了9%的欧洲出口商品。
贸易关系已成为中国手中一张强有力的筹码,特别是近年来,北京与欧盟的贸易往来额已达8560亿美元,其中欧洲从中国进口6260亿美元,中国从欧洲进口2300亿美元,双方贸易逆差达到3950亿美元,对北京有利。
荷兰是欧盟内从中国进口最多的国家,而德国是北京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额超过 28440 亿美元,占世界货物和商品出口的 50%,它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北京每年进口额达22730 亿美元。
在马克龙与中国国家主席会晤期间,这些数字会出现在马克龙脑海中,正如欧洲需要北京一样,中国也应该考虑不失去其最大的贸易客户。
复杂立场
东南挪威大学学院(USN)国际关系教授莱因·戴岑认为,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与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立场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立场,他并补充说,中国正试图提出一个立场,使其能够以全球大国的身份处理整个问题。
莱因·戴岑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强调,中国尚未支持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但另一方面,它支持莫斯科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 的冲突,因为它认为这是与西方争夺影响力的斗争。
莱因·戴岑教授补充说,“目前尚不清楚中国现在可能扮演什么角色,特别是欧洲人直到现在还不想推动俄罗斯进行谈判,但他们确实希望推动俄罗斯失败并撤军。”
这位挪威教授强调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同时警告说,由于远离俄罗斯能源的政策,欧洲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危机,“我们还面临正在向欧洲人施压的美国,要求欧洲人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但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导致欧洲经济遭到破坏。”
关于法国总统将向中国国家主席提出要求的预计,莱因·戴岑认为,“欧洲人需要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发挥调解作用,尤其是在北京成功调停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和解之后。”
但莱因·戴岑同时指出,欧洲人和中国人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因为欧洲人希望中国说服俄罗斯投降,而北京不希望俄罗斯被北约国家打败。”“

解决方案在于北京和华盛顿
另一方面,英国国际关系专家克里斯·道威尔预计,说服北京向俄罗斯施压以进行谈判从而结束乌克兰战争的道路,“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因为双方目前都不想停止战争,而且每一方都想要打败对方。”
道威尔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强调,只有中美两国有能力阻止这场战争,但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考虑,美国不希望俄罗斯在战争中获胜,就像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一样,因此,北京和华盛顿必须在中间达成共识。
道威尔认为,欧洲人发挥的作用在于说服中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以进行谈判并确保北京不会站在莫斯科一边,以及传达美国人的保证信息。
欧洲人想要成功说服中国的筹码仍然在于经济,中国虽然将俄罗斯视为盟友,但它知道,这个正在逐渐衰弱盟友的对立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盟友,那就是欧盟,因此,北京将不得不平衡其战略利益和切身利益,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采取不完全敌视西方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