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外长进行了七年来的首次会面。 一个月前,两国的高级国家安全官员让全世界感到震惊,双方在多年的敌意加剧了他们共同邻国的紧张局势后重建了外交关系。

但这些获得戏剧性突破的会议并不是在中东举行的。 经过阿曼和伊拉克多年的失败尝试后,他们由中国主持和调解。

在西方,尽管受到制裁,中国在保持俄罗斯经济运转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北京甚至不愿就莫斯科入侵乌克兰一事质疑莫斯科,这招致了尖锐的批评。

然而专家表示,它作为中东和平缔造者的新成就标志着中国的转变,因为传统上,中国不愿过多地参与解决全球冲突的努力。

而且它似乎梦想很大。 2 月份,在伊朗与沙特会谈结束前不久,北京启动了全球安全倡议,旨在“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

然后上周,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秦刚表示,北京准备调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谈判。

德国弗莱堡大学阿诺德研究所(Arnold Bergstraesser Institute)副研究员朱莉娅·古罗尔-哈勒表示,沙特与伊朗的协议可以作为中国“未来倡议的起点”。 她指出,这是一个声明,表明中国准备在调解冲突中发挥比以往更大的作用。

根据许多分析人士的说法,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美国(传统上是中东最大的权力掮客)影响力减弱之际。 美国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忽冷忽热,以及它的长期占领和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混乱撤军损害了它的信誉。 国内政治也让美国分心,美国公众越来越担心该国几十年来一直扮演着全球警察的角色。

但中国能否向中东提供美国多年来做到的一切,尽管后者有过种种失败?

简短的回答:尽管中国的影响力正在快速上升,但中国在中东仍不具备取代美国的能力,华盛顿在该地区拥有数十个军事基地和它承诺保卫的盟友。专家表示,但无论如何,北京可能还不想承担这个责任。目前,中国可以从扩大的外交和经济影响中获益,同时让美国继续领导该地区的安全问题。

2023 年 4 月 6 日,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安(左)与沙特阿拉伯外长费萨尔·本·法汉·阿勒沙特亲王(右)和中国外长秦刚在北京握手 (美联社)

中国的优势

早在沙特阿拉伯与伊朗达成协议之前,中国就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中东国家重要合作伙伴的地位。

中国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两国石油的最大买家。 最近几年,它进一步巩固了这些关系,2021年与伊朗签署了25年合作协议,2022年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但这种善意不仅仅局限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2013 年发起的大规模“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旨在通过中国支持的港口、铁路、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网络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

2005 年至 2022 年间,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超过了 2730 亿美元。它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投资者。 它还从伊拉克购买石油,从卡塔尔购买天然气,并向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土耳其、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出口武器。此外,它正在帮助埃及在开罗以外建设新首都,并在麦加建设了地铁网络。

2022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阿拉伯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期间还举行了北京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首次峰会。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将此次访问称为标志着中国与沙特之间关系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同时,中国近年来在尖端技术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这意味着北京可以通过华为等公司提供 5G 连接等服务。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昆西负责任治国研究会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尔西表示,所有这些都自动赋予了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他指出,这种影响力使北京能够在过去的谈判代表失败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问题上取得成功。出于经济原因,该地区的国家希望继续得到中国的青睐。

更好的是,北京被视为意识形态中立的贸易伙伴,长期保持不干涉中东国家从政治到人权问题的内政,使其成为比美国等国家更少争议的调解人。

它也与美国与以色列的密切关系等特定原因无关,并且无论是通过军事行动还是制裁,它在该地区都没有采取惩罚行动的历史。

帕尔西告诉半岛电视台,“归根结底,其中许多国家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一个关键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不干涉他们的事务,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中国以威胁他们的方式行事,或者有威胁的可能。”

他表示,美国并不享有这样的声誉,即使在其一些传统合作伙伴中也是如此。而且因乌克兰战争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加剧了该地区各国首都的不安。

帕尔西称,“对于美国,他们认为(它)有能力在五天内将俄罗斯从国际金融体系中切除。 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但在过去的 20 年里,美国并没有特别负责任地行事。因此,对于时常鲁莽的玩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 那是威胁。”

2020 年 2 月 20 日,时任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在沙特阿拉伯中部阿尔卡吉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与美军成员共进午餐。美国在中东拥有三打以上的军事基地,这是中国无法与之抗衡的存在 (美联社)

一种不同的力量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表示,在将自己定位为美国在中东的潜在替代者的同时,北京并没有真正试图篡夺华盛顿长期以来的地位。

他称,中国的力量主要在于其经济影响力和像“一带一路”这样的项目,这是它现在很乐意在该地区维持的东西。

范鸿达告诉半岛电视台,“中国从未打算控制中东。我认为北京没有任何在中东取代美国的计划。 因为美国在中东的很多举动并不是中国所喜欢的。 简而言之,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有自己的方式。”

中国和美国发现自己处于叙利亚内战等冲突的两端。 北京利用其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继续掌权。 但与华盛顿特区相比,它在重大冲突方面的表现要低得多,它在进行政权更迭和帮助推翻民选领导人方面没有同样的历史记录。而美国在中东拥有三打以上的军事基地。

可以肯定的是,尽管与美国相比,它喜欢宣传自己是一个温和的大国,但近年来中国已着手大幅升级和扩大其军事能力,并经常在自己的邻国展示。 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吉布提建立了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

四年后,《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可能正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设海军基地,该项目在美国与阿联酋当局进行干预后被搁置。 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一些中国观察人士表示,北京在建设港口、铁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时遵循“先民后军”的政策。

不过,德黑兰中东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中东项目主任扎基耶·亚兹丹夏娜斯(Zakiyeh Yazdanshenas)表示,迄今为止,中国的记录表明,它对美国式的介入该地区的兴趣不大。

她告诉半岛电视台,“北京既没有能力也不想在该地区拥有像美国那样的军事存在,但它确实试图扩大其在中东,特别是波斯湾的影响力。”

亚兹丹夏娜斯认为中国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确保能源自由流动的安全,同时让中国承担最低成本,同时提高其作为负责任的国际参与者的声望。”

2018 年 8 月 22 日,人们在沙特阿拉伯城市的朝觐季节从麦加地铁列车下车。中国建造的单轨铁路项目于 2010 年开始运营 (AFP)

限制影响力

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负责战略、技术和军备控制的副研究员马克·菲茨帕特里克表示,但是,尽管这可以使中国走得更远,但它不愿承担“警察”或安全提供者的角色,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限制其谈判工具包。

中国是否可以仅靠经济担保来执行它调解的交易,或者是否能够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外复制其最近的成功还有待观察,这两个国家都通过能源销售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联系。

菲茨帕特里克告诉半岛电视台,“一个问题是沙特与伊朗的和解是否会持续,以及中国是否能够执行它。我认为很多人对它的稳定性存在一些疑问。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再次破裂,而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可能不足以真正执行它。 这并不是说它会破裂,但可能交易的所有方面都不会像它希望的那样发挥作用。”

弗莱堡大学阿诺德·贝格施特雷瑟研究所的古罗尔-哈勒表示,目前,中国必须走一条“非常漫长和坎坷”的和平之路,避免像美国多次做过的那样卷入旷日持久的冲突。

她告诉半岛电视台,“尚不清楚中国将如何陪伴伊朗和沙特走在这条路上。” 这笔交易达成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没有明确签署方或中国将如何应对违规行为。

“所以,如果伊朗违反协议,会发生什么? 或者,如果沙特阿拉伯不遵守其承诺会怎样? 真的不清楚中国对此会如何反应,胡萝卜和大棒是什么。”

古罗尔-哈勒指出,清楚的是,对于中国在中东,艰苦的工作现在才开始了。

来源 :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