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左)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右)於美西時間5日上午10時在雷根圖書館進行閉門會談後,出來發表共同聲明。中央社記者趙世勳攝 112年4月6日
總統蔡英文(左)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右)於美西時間5日上午10時在雷根圖書館進行閉門會談後,出來發表共同聲明。中央社記者趙世勳攝 112年4月6日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7日專電)總統蔡英文外交之行成果豐碩,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國際能見度暴增。金融時報今天揭露,蔡總統、白宮與麥卡錫辦公室三方緊密協調,把風險控管到最低,讓中國難藉口激化緊張。

總統蔡英文今天從洛杉磯搭機返台,結束為期10天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COVID-19疫情之後元首的首次海外訪問成果豐碩,包括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美國國土上對談。

蔡麥會全球矚目,美國兩黨議員都高調表達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卻沒有激起中國強烈的軍事反應。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7日報導蔡總統訪問,並分析面對中國威脅,台美雙方是如何控管這場重要會議可能帶來的風險。

蔡總統6日向記者說,「這是疫情後首次出訪,我們面對的是更複雜的局勢」,似乎表示希望避免去年8月前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採取的行動。當時共軍發起前所未見、長達一週的軍演,包括首次發射導彈飛越台灣。

儘管華府與北京間關係緊張,但北京對蔡麥會的回應,至少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聲音。中共用陳腔濫調表達抗議,譴責美國侵犯主權,並威脅採取堅決措施。不過金融時報分析,「武力炫耀大戲卻沒有實現」。

蔡總統在行前記者會上不改謹慎性格,不談中國可能的反應,只表示希望北京展現自制。

旅美中國專家分析,這樣一趟可能激起危機的行程因蔡英文、美國總統拜登幕僚與麥卡錫辦公室三方的緊密協調而處理得當。

例如麥卡錫一邊強調美國並未改變與北京關係的政策,一邊指出兩黨支持台灣的威懾影響力。

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喬治城大學教授麥艾文(Evan Medeiros)告訴金融時報,「各方對風險管理的高度重要性有共同認知。風險被處理的不錯—台北和華府的利益趨於一致」。

根據多位知情人士表示,白宮與蔡總統團隊不斷保持溝通,而蔡總統則和麥卡錫辦公室針對適當的語氣和曝光程度進行協調。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也與麥卡錫團隊舉行訪問相關的會議。

但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印度太平洋研究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目前下結論還太早,特別是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在中國。對北京而言,眼下不是發動大規模軍演的好時機。

再者,蔡總統訪美的同時,前總統馬英九也在中國作客。台灣官員透露,「若中共在馬前總統還在那裡時就開始激烈的軍事脅迫行動,他們希望擄獲台灣選民的任何魅力攻勢都會前功盡棄」。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告訴金融時報,蔡總統若公開演說,很可能會被北京用來合理化更敵對的回應;而蔡總統決定不公開演說,「讓北京沒有太多激化緊張的空間」。

庫伯認為,進一步的好戰行為仍是可能的,「但那就會很清楚,如果北京以武力回應,中國就會是無用挑起事端的一方」。

目前中國採取的行動,是宣布再度制裁駐美代表蕭美琴,並加上台灣「遠景基金會」、「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兩機構。

美國方面,接待蔡麥會的雷根圖書館與頒發「全球領導力獎」給蔡總統的哈德遜研究所也上了中共的制裁名單。

此外,台灣海防也緊盯中國福建海事局為期3天,揚言檢查所有通過台灣海峽商船的「巡航巡查行動」。

一名台灣官員表示,必須注意這只是心理戰的招式,還是未來企圖升級的行動開端。「最糟的情況,恐怕會傷害我們的主權,並創造出一個由中國掌控我國部分水域的新現狀」。

分析家也謹慎避免把局勢沒有升級,詮釋成台海緊張關係緩和的訊號。

一位中國學者透露,「中美的激烈對立仍在,而且可能惡化。因此,我不會對台灣議題成功處理抱持太高期待」。

麥艾文則指向未來的關鍵契機:「觀察的轉折點,將會是明年的台灣大選。」(編輯:徐睿承)1120408

總統蔡英文(中)於美東時間3月30日晚間受邀出席美國「哈德遜研究所」舉辦的「全球領導力獎晚會」,並自哈德遜研究所董事會主席史登(右)及所長兼執行長華特斯(左)手中,獲頒「全球領導力獎」。(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趙世勳傳真 112年3月31日
總統蔡英文(中)於美東時間3月30日晚間受邀出席美國「哈德遜研究所」舉辦的「全球領導力獎晚會」,並自哈德遜研究所董事會主席史登(右)及所長兼執行長華特斯(左)手中,獲頒「全球領導力獎」。(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趙世勳傳真 11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