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談社會現象言論失當 官媒批無法苟同
(中央社台北13日電)近日不同中國專家的評論在網路引起熱議,像是說「子女是可以帶來長久回報的耐用消費品」,指不生育不對;以及北京堵車是因為「網約車太便宜」等。北京日報的評論文章稱「無法茍同」。
上海電視台報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11日晚出席一場線下活動並作主題演講時表示,按照經濟學家貝克(Gary S.Becker)的行為經濟學說,子女也是消費品,而且是長周期的消費品,「是可以帶來長久回報的耐用消費品。」
她說,「所以,年輕人不生小孩是不對的,你沒有長周期的耐用消費品,他的價值是超過你購買其他消費品的價值。」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12日網路上有一則影片,是近日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一個節目中,評論有關北京堵車的情況時表示,「北京主要是網約車帶來的擁堵,北京的限行政策應該是大面積取消的。」
他表示,對這種新能源車要採取有效制約,「尤其是網約出租這種低成本的出行,要給予強力的成本提升,改變出租網約車成本過低、使用過濫的情況。」
報導指,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介紹,崔東樹是高級經濟師。
北京日報官方微博昨天發表評論文章,指上述兩位專家的建議引起網友熱議,很多網友認為這些建議「不接地氣」。
文章指出,僅以普通人的普通認識來看,衝上熱搜的幾條專家論斷和建議,「都無法茍同,難以接受」。
文章指出,雖然國家鼓勵生育,但沒有強制生育,更是通過各種政策調整解決生育的後顧之憂。相比之下,專家一句年輕人不生小孩就不對,與政策不符,且缺乏與年輕人的共情。
文章批評,「子女是長周期耐用消費品的比喻,則是典型的引喻失義,是對生命延續和傳承的誤讀」。
文章又表示,網約車是堵車罪魁禍首的論斷,網友一句話就刺破:「沒有網約車之前的堵車怎麼解釋?何況這個判斷也與政府鼓勵網約車發展的方向相衝突。」
文章表示,專家是某個領域的專門人才,「可一段時間以來,欠缺科學、違反常識、邏輯不通專家觀點層出不窮,『專家』不再權威,甚至淪為拍磚對象,被網友戲稱為『磚家』,有些專家的觀點已不能代表學術界,更難以讓公眾信服。」
文章表示,分析不靠譜的專家高談闊論嘩眾取寵的根本原因,「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還有一些「專家」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混了個什麼頭銜就高人一等,說話盛氣淩人、建議天馬行空、觀點不容置喙。」(編輯:陳沛冰/張淑伶)1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