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路透社)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路透社)

(中央社台北26日電)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失言風波雖被北京以「個人觀點」切割,但在美中國學者鄧聿文認為,盧沙野的發言對習近平處心積慮下的外交「好棋」有實實在在的影響,是在挖習近平的外交牆角。

鄧聿文在美國之音(VOA)中文網以「盧沙野釀外交事故,挖習近平牆角」為題發表的文章提到,盧沙野在中國外交系統有「大嘴巴」之稱,已有好幾次因發言引發爭議,同僚評價不高。且這次風波發生後,據傳中國外交部「亂成了一鍋粥」。

部分人士認為,盧沙野諸如「前蘇聯國家並無主權國地位」、「克里米亞主權取決於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等言論是得到高層授意。鄧聿文則分析,盧沙野表達的是他個人的真實看法,但可能有相當多的中國外交官也有相同看法,只是不會被中國外交當局鼓勵,因為這有損中國國家利益。

鄧聿文指出,中國外交自周恩來時期就定下「外交無小事」的規矩,使外交系統成為中國「最講政治紀律的機構」,外交部發言人及外館發言顯得中規中矩。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政後情況改觀,狠話硬話講得較多。然而,一般情況下涉及對外發言,無論外交還是其他系統,基本上還是守著規矩,很少越界。

他認為,盧沙野的發言即使是表達個人觀點,也非常不適宜,因為這公然挑戰中國本身對主權國家的定義和原則。作為外交官,盧沙野不但在政治上不合格,且缺乏國際視野和格局,是在「挖習近平的外交牆角」。

同時,盧沙野的說法不但得罪了從蘇聯獨立的國家,也加深了歐洲輿論對中國試圖調停俄烏戰爭真實意圖的疑慮,讓西方認為中國其實還是偏袒俄羅斯,造成中國當局穩定中歐關係的努力受挫。

鄧聿文指出,基於中國國家利益及中共統治利益而言,習近平希望俄烏戰爭「打的時間久一點」,即可讓美國無法全力「反中」,也能透過戰爭削弱俄羅斯,讓俄羅斯更靠近中國有利結盟。但也不能讓俄羅斯虛弱不堪,更不能戰敗。

他表示,中國眼見戰局對俄羅斯不利,於是倡導雙方停火和平解決危機,且加大了外交介入力度,試圖扮演調停人角色,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讓中國收獲最大的國家利益。既凸顯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道德形象,也降低外界對中國將攻打台灣的猜想和輿論聲浪。

鄧聿文直指,盧沙野的失言,對習近平和中國外交當局處心積慮下的這盤「好棋」,說「毀了」有些嚴重,但受到影響是實實在在的。

他指出,中國實際在意的是「老歐洲」,特別是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政府和歐盟的對中政策。至於被盧沙野言論明顯衝擊的歐洲輿論、議會及東歐國家,在中國外交當局眼中「本來就不友好」,要想改善它們對中國的看法很難。

鄧聿文研判,北京會作出進一步舉動,修復此事導致的某種裂痕。其中包括可能在未來某個時間,找個名目將盧沙野召回,更換駐法大使。而盧沙野的失言闖了大禍,已屬「外交事故」,差點給習近平「挖坑埋雷」,秦剛應會建議習近平撤換他。(編輯:邱國強/唐佩君)11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