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曼谷 PCB台商赴泰國打造新聚落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8日電)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PCB產業自去年迎來一波東南亞投資熱潮,泰國成為多家PCB台廠的首選,曼谷周邊有望成為繼桃園、中國昆山、湖北之後的PCB新聚落,但也需要面對過度集中潛藏的資源排擠隱憂。
國際情勢轉變,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商面臨兩岸之外設立新生產據點的抉擇,台灣PCB產業自去年開始迎來一波東南亞投資的熱潮。業界觀察,這次的生產轉移與之前的成本導向不同,主要是受到客戶對於生產地安全的考量。
過往台商PCB產業也經過幾次轉移,從桃園到昆山再到湖北,這次以泰國為主要目標。業界認為,供應鏈的完整性是遷徙的主要考量,但在群聚的同時也可能會面臨資源失衡的問題,台商PCB產業鏈必須發揮韌性與彈性,克服挑戰迎來新成長契機。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指出,全球的製造業在二戰之後發生過幾次的生產轉移,依序從美日轉往台韓再交棒給中國大陸,過去幾次的轉移依靠著比較利益法則進行,以成本為最主要的考量,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反全球化情緒引起各國經貿保護主義的興起,這幾年全球經歷新冠疫情、烏俄戰爭以及逐步升溫的美中摩擦,於是國際強權及跨國品牌業者重新思考供應鏈過度集中大陸的脆弱性,因此推動全球價值鏈重組再布局。
台灣的PCB產業始於1968年美商安培在桃園設廠,後續逐步以桃園為中心發展出完整的生產聚落。1990年代之後隨著大陸的改革開放,以楠梓電為首展開台商投赴大陸投資的契機,昆山也成為桃園之後,第2個台資PCB生產聚落。
2000年之後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台商也憑藉著中國的生產優勢,在2011年超越日本成為PCB全球市占第一.但隨著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造成沿海的生產成本急速上升,台商在2010年左右也開始往更內陸的湖北、四川擴展。
TPCA表示,PCB的工序繁多、資本支出龐大,所以工廠設立後即難以移動,並且需要供應鏈的就近支援,因此台商PCB製造有6成多的產能在大陸,剩餘的3成7在台灣,台商多年來在兩岸運籌下,對東南亞的著墨並不深,但情況自去年起了變化,面對貿易競局與國際政局動盪加劇,終端客戶基於斷鏈的擔憂,成為此波全球供應鏈再次轉移的推手。
TPCA進一步說,泰國為東南亞PCB產值最大的國家,具備一定PCB產業鏈發展基礎,加上民情友善、開放的經貿環境、國際化程度高,成為這波台商海外布局的首選。
這兩年陸續宣布投資泰國的PCB板廠有欣興、華通、滬士電、定穎、圓裕,上游原物料商則有台虹、台燿、聯茂;工廠大都集中於曼谷周邊;此波除了台資企業積極前往泰國之外,不少陸企也在客戶壓力下朝向東南亞移動,如奥士康、中京電子、中富電路、四會富仕也已宣布投資泰國。
台灣電路板協會為協助產業面對這次的供應轉移,自去年起籌組了兩次泰國、一次越南、一次馬來西亞的投資考察團,同時規劃今年7月21日於曼谷舉辦泰國PCB產業鏈結高峰會,希望搭起溝通平台協助有計畫投資泰國的廠商交流。
曼谷周邊有望成為繼桃園、昆山、湖北之後的新聚落,不過,業界也指出,產業群聚固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生產效率,但業者間可能會面臨資源排擠,如水電供給穩定度、排放法規、土地、廢棄物處理能量、技術人才短缺的隱憂,另一方面隨著產能的開出,原本大致平衡的供需狀況也將面對價格戰的競爭,這些都是PCB產業全球布局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編輯:楊蘭軒)1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