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策畫「威權演化論:中國如何治理?國家與社會如何維持動態關係?」一書。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表示,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對內治理愈加強硬、高壓,政府壓制性愈來愈強。中央社記者李雅雯攝  112年4月30日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策畫「威權演化論:中國如何治理?國家與社會如何維持動態關係?」一書。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表示,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對內治理愈加強硬、高壓,政府壓制性愈來愈強。中央社記者李雅雯攝 112年4月30日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30日電)中國對內治理採取愈趨高壓態度。分析提到,對內治理互動模式連動對外關係,政權對內強硬,對外回應也會強硬;中國對抗美國姿態不會趨緩,地緣政治緊張態勢難有改善空間。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掌權10年,對內治理走往愈加高壓方向,這套行為模式連動著對外關係,中國對於海外也同樣採取強硬態度。

他說,中國對內、對外的強硬態度源於習近平個人和中共政權的焦慮感、不安全感,這個問題持續地困擾習近平和這個政權。對內治理不願意賦予公民社會喘息空間;中國對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抗態度也難有緩解,「對於台灣也不會客氣」。

林宗弘表示,在「政府、社會」和「強硬、溫和」動態互動類型4象限分析可知,政府處於強硬狀態時,社會一旦走溫和、軟化路線,將沒有辦法改變任何政策,「什麼都得不到」。

他說,將這套互動放到中國政府與國際社會來看,國際社會若以溫和態度應對強硬中國,將沒有辦法與其抗衡,只會導致軟土深掘,威權往外擴散。

林宗弘指出,外資持續撤出中國是趨勢,美中貿易戰期間尤其明顯,後來遇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苛封控、封城等情形,外資撤出中國速度再加快。對外資來說,胡溫時期仍有政策溝通彈性,現在則幾乎沒有了條件;加上中國人口紅利、低廉土地等獲利空間壓縮,外資持續出走中。

「能潤就潤吧,潤為上策」,林宗弘以中國疫情期間流行用字「潤」(諧音run)建議在中國的台商做好遷出移轉布局規畫,他認為,目前中國投資環境很難樂觀看待。

林宗弘坦言,台灣經貿不可能脫鉤中國,日本、韓國也做不到;但是台灣可以做到降低對中依賴度、經貿多元布局,達到風險分散目的;另也要努力拉回產業鏈、加大美國、歐洲來台投資,面對中國持續武力威脅,這是一張「自保牌」,一旦台海動干戈,全球都有事。(編輯:邱國強)11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