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T02:18:37.558Z
中國12日對台灣祭出貿易壁壘調查(資料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週三(4月12日)宣布將調查台灣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涉及超過2千項產品。中方稱這與台灣採取單方面限制中國產品輸台措施有關,台灣則回應這是依法規定。專家解讀,中國此舉有政治含義。

中方此次調查涉及2455項商品,主要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並稱調查應在今年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據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中國大陸物品不准許輸入項目」共有2460項。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2日表示,台灣長期對中國2400多項產品輸台「採取單方面限制措施,對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造成損害」;中國此舉是應中國出口商申請進行的貿易壁壘調查,調查結果將適時公布。

台灣回應

台灣經濟部國貿局12日對此表示,根據中方規定公告後此調查後應通知台方,但目前台灣仍未收到通知。此外,貿易局每2個月召開「開放中國大陸物品輸入審查會議」,事實上已准許9,835項中國大陸農、工產品進口。台灣國貿局呼籲「中方不宜將貿易議題複雜化、工具化」,台灣願意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就貿易議題與對岸磋商討論。

台灣陸委會則表示,中方此舉徒增對台灣業者的干擾,無助兩岸貿易進一步合作及發展,並表示台方將依法持續檢討中國物品輸入項目。兩岸亦曾對尚未對中國開放的產品進口問題磋商,因故未能完成,陸方當時已充分理解。

台灣行政院農委會回應,國際貿易中,各國訂定管制進口品項的考量,包含對國內產業造成重大不良影響,或是食品衛生安全、動植物防疫檢疫等因素。該會也指出,由於兩岸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並沒有就市場開放進行協商,考量到台灣農民利益和農業發展及相關農產品防檢疫和安全,因此限制部分項目進口。

圖為5日台灣總統蔡英文於美國會晤美國眾議長麥卡錫。

專家解讀:貿易公平與政治考量

中國學者包承柯12日接受台灣中央社採訪指出,限制進口與貿易制裁是「你不讓我的商品輸入,我就不買你的商品」,雙邊貿易歸零,最終目的是要促使雙方貿易平衡,然而這是一種相互對抗的消極做法。

包承柯稱,貿易壁壘調查代表中國對於兩岸貿易的相關政策由消極轉為積極,在對台灣產品輸入敞開大門的同時,也要求台灣開放大陸商品輸台。「就最終目的來說,這也是要達到促使雙方貿易公平。」

他表示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並不容易,主要是台灣對於特定產業仍有保護性的措施,貿易保護的問題一直存在,甚至成為對大陸商品的「歧視」。如果能夠把這些限制逐步開放,確實有助於兩岸間的貿易環境進一步改善。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對中央社表示,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去年訪台前,中國先祭出一波台灣食品禁輸令,後又有圍台軍演;他推估北京在這個時間點發動貿易壁壘調查,用意在於表達對台灣總統蔡英文會晤現任美國眾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的不滿。

另外他指出,過去中國對台灣農產品、紡織品等在特殊時空環境下有「政治體諒」,中國未要求對等貿易,而「以前的體諒,現在叫做貿易」。張弘遠說現在大環境已不同,中國重新要求兩岸對等貿易,對於貿易障礙提出談判,北京此舉算是「一舉兩得」,可取得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支持,另也為疲軟經濟找到出口貿易設法擴張的方向。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告訴中央社,中國挑在這個時間點宣布對台灣發動貿易壁壘調查,意義大概等同軍演;另也不排除試圖影響台灣總統大選,「這個調查的政治意涵較經貿意涵來得大」。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也說,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有可能延到明年1月,正好是台灣總統大選選情正熱的時候,時機點很敏感,不排除是中國先透過貿易壁壘調查給台灣施加壓力。

中國先前以註冊信息不完整為由,暫停進口台灣多項水產,遭台灣解讀為政治打壓。

可能發展

台灣《聯合報》13日指出,調查結束後有幾種可能,一是啟動與爭端方的磋商,但依當前兩岸關係,可能性極低。二是將調查結果提交至WTO,但中國過去盡可能避免使兩岸貿易問題國際化,所以可能性也不高。

第三種可能的後續作為是進一步限制台灣產品進口,影響層面恐比過去每次宣布禁止若干台灣產品要廣泛得多。

報導指出,北京對台反制的工具箱裡,這是一個選項,到了台灣大選前,北京可能依照兩岸情勢判斷,是否開啟工具箱。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