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T09:39:12.702Z
圖為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出席去年歐洲峰會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四(4月13日)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在赴美訪問期間,指責歐洲人試圖尋求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可能犯下歷史性錯誤。他還表示如果烏克蘭淪陷,中國可能就會攻擊台灣。

法新社稱波蘭總理的表態,明顯是回應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近期惹議的言論。馬克宏4月初訪中時曾表示,歐洲應該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實現戰略自主,並且要避免因台灣問題捲入中美衝突。

莫拉維茨基13日在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說:「歐洲自主聽起來很花俏對吧?但這意味著將歐洲的重心轉到中國,並切斷與美國的聯繫。」他表示「若戰略自主實際上意味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那我不太懂這個概念。」

談到歐中關係,莫拉維茨基表示:「他們目光短淺地指望向中國銷售更多歐盟的產品,卻得付出巨大地緣政治代價,使我們對中國的依賴更多而非更少。」

圖為莫拉維茨基5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華沙見面。

莫拉維茨基提到,「一些歐洲國家面對中國,正在犯下跟之前面對俄羅斯一樣的錯誤」。法新社指出,莫拉維茨基在未點名馬克宏的情況下轉述了法國總統的言論,他說:「你不能今天保護烏克蘭,明天說台灣不關你的事。」

莫拉維茨基表示:「如果烏克蘭被攻陷,中國隔天將可能會攻擊台灣。」

另外,他在行前曾表態,波蘭與美國的聯盟是波國安全的「絕對基礎」。

「戰略自主」及其弱項

法國總統馬克宏6年前曾公開在巴黎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y)演講時,討論到歐盟主權的概念。而此概念在歐盟已存在一段時間;歐洲議會智庫曾解釋道,戰略自主基本上代表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領域,能自主及獨立於其他國家行動的能力。

馬克宏近期造訪中國後,對國際媒體表示他認為歐盟應保持獨立的外交政策。他強調,不想陷入「集團對抗」,認為歐盟「不應該陷入世界的混亂和不屬於歐洲的危機」。本週他訪問荷蘭時,再次說明他對歐洲主權的願景,其中則聚焦在戰略自主概念的經濟層面。

圖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荷蘭期間發表演說照。

在歐盟綠色轉型層面,巴塞羅納國際事務中心(CIDOB)研究員柯羅米納(Carme Colomina)告訴DW,歐盟現階段在相關科技的生產、所需稀土元素等,是依賴中國的。而雖然歐盟有提出應對策略,但是否能即時及有效的執行,仍有疑慮,而「依賴(中國)關係已經存在了」。

德國外交關係理事會(DGAP)的學者塔利斯(Benjamin Tallis)則點出,馬克宏等人推動的東西不現實也不受人擁戴。在他看來,自主這個觀念,在國際政治中是一種「迷思」。

塔利斯認為,馬克宏的想法對歐洲來說具有危險性,因為雖然歐洲有自己的軍事能力,但美國龐大的核武庫一直是最後的安全保障,用以威懾著其他核武大國。

此外,他也指出歐盟內部的世界觀並沒有達成共識,成員對國際議題未能有一致看法,馬克宏的願景會進一步惡化分歧。

台灣問題

歐盟委員會未對馬克宏涉台言論發表評論,白宮也采取淡化處理,但他的言論卻引起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等人批評。

中方的回應則是:「有的國家並不希望看到別國獨立自主,總是想脅迫別國順從自己的旨意。但是堅持戰略自主將會贏得更多尊重、更多朋友,搞脅迫、施壓只會遭到更多的抵制和反對。」

圖為9日中國解放軍軍機在台灣附近舉行軍演。

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因病推遲訪華,13日他表示,相信歐盟和中國能設法在多邊空間中,為了共同利益合作。但要恢復這樣的信任,只有當彼此在重大國際政治問題上達成共識,及在和平解決衝突方面有所進展的時候,才有可能。

博雷利提到其中一項關鍵議題就是台灣。他重申歐盟的一中政策,稱歐盟的立場並未改變,但也說「我們必須降低緊張局勢,避免只會助長彼此不信任的言語迸發及挑釁」。博雷爾直言,任何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的企圖都是不可接受的。

另外,正在訪華的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14日告訴中國,德國反對任何片面用武力改變兩岸現狀的企圖。

她對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表示,兩岸必須和平解決衝突;若台海緊張局勢升級,這對全世界來說會是個「恐怖的場景」。

(綜合報導,Lucia Schulten對此文亦有貢獻)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