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塌楼事故十周年:现状如何?
2023-04-30T07:15:00.643Z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3年4月24日,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郊区的热那大楼倒塌,造成1138人死亡。大楼里有数家独立的服装工厂,死者多是服装工厂的工人。十年来,对于成衣制造业改革和维护工人安全的呼声不断。
《孟加拉国建筑和消防安全协议》于2013年生效,给予工会更大的发言权,同时要求时尚品牌对确保工厂的安全承担法律责任。最终有超过220个品牌签署了协议,2018年此协议又被更新为「国际协议」。
根据荷兰反血汗工厂组织「清洁成衣运动」(Clean Clothes Campaign)的数据,该协议已使孟加拉的1600多家工厂、250多万名工人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自2013年以来,只有两个品牌因违反规定被送上法庭。
全球工会联盟 (UNI Global Union)的副秘书长博希格(Alke Boessiger)告诉DW:「我们已经看到,在协议所涵盖的工厂里,工人的安全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没有人需要再担心受到那样的伤害。」
事实上在热那大楼的意外发生之前,一项关于工厂安全的协议草案已经摆在了桌面上,并且获得两个品牌签署参与。 「清洁成衣运动」的倡议活动协调员米德玛(Christie Miedema)说:「如果品牌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并(更早)签署,或许就可以避免一些事情。」
米德玛告诉DW:「光是为了让这两个品牌签字,就是一场漫长的战斗,而且其中一条款规定只有在一共四个品牌签字之后它才会生效。」她说,在热那大楼事件之后,各品牌争先恐后地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且有一个已经摆在桌面上的提案,这非常方便。」
欧洲领先,美国落后
欧洲在打击供应链中的侵犯人权行为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出台了《供应链尽职调查法》,自今年1月1日起生效。被发现使用童工、强迫劳动和不适当安全标准的公司可被处超过4亿欧元的罚款或2%的平均年营业额。
另一方面,一些大品牌持续回避签署保护工作安全的国际协议,其中包括德国品牌Tom Tailor和Deichmann、瑞典家居商店巨头IKEA和美国在线零售商Amazon。
美国似乎特别抵触这方面的改革,GAP和Walmart在2013年7月宣布了他们自己的计划,但遭到协议倡导者拒绝并且批评是避开工会、以企业为主的计划。
孟加拉国服装和工业工人联合会总书记、孟加拉国工人团结中心的创始人之一阿赫特(Babul Akhter)强调,有必要对工厂进行「持续检查」。阿赫特2010年曾因为从事工会工作而在孟加拉国被监禁。
欠薪和侵权行为持续存在
不过,主要聚焦工厂安全问题的协议有其局限性,因为没有解决工资短少和大规模裁员等关键问题。
在新冠疫情期间,亚洲各地的服装业工人,特别是Nike、Levi's和The North Face等公司供应链的工人,面临积欠工资和收入损失的问题。
德国服饰集团s.Oliver最近也向2000名印尼前成衣工人支付了10万欧元,该集团拖欠了工人们共计500万欧元的解雇费。
对失去工作的恐惧
就在热那服装大楼倒塌前几个小时,该建筑群底层的银行关闭了大门,而工厂工人则被迫踏入一个结构不安全的建筑。 「清洁成衣运动」的米德玛指出:工人们无法承受失去一天或一整个月的工资,因此他们觉得必须继续工作。但这些人不仅缺乏工会代表,领的还仅是微薄的工资。
至今热那大楼的影响力仍在持续,安全协议现在已经扩展到巴基斯坦。在今年4月14日该国南部的工厂大火造成数十人受伤后,人们对这一举措表示肯定。
但该协议仍受限于时间框架,必须每隔几年进行一次谈判。在米德玛看来这是一个问题,因为每次都必须为谈判新协议「投入大量精力」。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