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加辣条款」料成香港新常态 研究员批较中国苛刻
继上星期日的反填海游行参加者被要求挂颈牌等多项限制条款后,香港过去两日的游行虽全属非抗议式的筹款或宗教活动,但警方仍以国安为由而加设条件,包括参与者须穿统一服饰丶手持指定物品等身份识别标志丶高至1名纠察对5名参加者的高比例纠察人数或言行不可煽动等。保安局长邓炳强没有正面回应有关安排会否成为新常态,但订明雷同原则作订定附加条件的风险评估标准。有法律研究员宜指,香港的要求较中国更苛刻。
在刚过去的星期六丶日,警方共就14场「游行性质」的活动批出「不反对通知书」,当中超过一半为宗枝主日(即基督苦难主日)的宗教巡游,馀下的则是步行筹款丶复活节庆祝及支持亚运会活动,申请参加人数由50人至1000人不等。
根据警方网页资料,当局除要求参与者遵守《港区国安法》和《禁蒙面法》等香港法例外,更要求大部分游行的参与者要有身份识别标志,例如有宗枝巡游的参与者要手持圣枝和臂缠红丝带丶参与滨庆祝活动者须戴上大会提供的帽子及襟章丶「喜迎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参加者要穿上大会T恤和识别贴纸丶学校亲子步行筹款的师生须穿校服或社服,而家长则须配戴襟章等;但再没有要求被广泛批评的挂号码颈牌安排。
另外,警方亦要求主办组织安排远远高於过往的纠察比例,由5名参加者设置1名纠察到30人须有1名纠察。当中,纠察比例最高的香港基督教纪律部队团契的步行筹款,预计参加人数只有50人,但警方要求筹款须安排至少10名纠察;不过,警方的批准条件没有包括身份识别标志。在2019年之前,数以十万计的游行,主办组织只须安排由数十名到一百名纠察。
其次,上述纪律部队团契的步行筹款更订明,主办人须确保活动不会有不利於国家安全的行为或展示煽动性文字或言论;其他活动的批准条件则未见有此要求。
不过,当局在执行上,有宽紧之别。例如在棕枝巡游上,有不少参加者戴上口罩,与禁蒙面法规定不符;亦有人未持圣枝。相反,海滨庆祝巡游所有参加者被要求除口罩才可出发,有带同年幼女儿拟参与巡游的夫妇拒绝除罩後离开现场;另外,亦有人虽未戴上大会帽子,却仍可参与海滨巡游。
邓炳强责批评挂颈牌者挑仇恨 评论指令社会风声鹤唳
保安局长邓炳强昨日出席公开活动後会见传媒时主动就批评上周日游行须挂颈牌的安排作出批驳,称参与大型会议都有类似安排,没有贬义或歧视,但有人刻意抹黑政府,指那是「狗绳」丶「犹太人戴臂章」,其目的是挑动市民对政府的不满和仇恨,危害国家安全,并令警方难於执法,从而浑水摸鱼。
翻查公开资料,形容挂颈牌是「狗绳」在网上十分普遍,而主办方之一的陈展浚事後曾在电台节目中批评警方的有关要求是「极度侮辱性」丶「荒谬」丶「损害港人尊严」,感觉似「犹太人戴臂章」。
被问及现时针对游行性质的附加条件会否成为新常态以及这些与过往不同的条件如何令人相信香港在复常时,邓炳强只是强调,警方会就每项申请活动进行风险评估,措施希望能辨识参与活动人士丶能把人数控制在当局认为安全的人数,以及不希望活动被骑劫,从而做出影响国安的行动。
他自言,附加条件是以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为考虑,并与主办单位商讨最合适和稳妥方法,相信市民十分乐於遵守。不过,邓炳强未有提出他「相信市民十分乐於遵守」的理据,而上周游行中有人因不满条件而放弃参与,申请人陈展浚在表达不满後更曾声言,若日後再有类似附加条件。
任健峰:国安法下尚有真正游行?
时事评论员吴志森在网上形容,对一个小小的区内游行施加如此多的条款,是风声鹤唳。而面对市民批评,当局不检讨自身,却只是抨击批评者,做成只要祭出国安大旗,「所有批评就要shut up (收声)」的情况。
传统民主派出身丶现声言是中间派政党的新思维立法会议员狄志远亦认为,若警方把所有游行示威都上升到国家安全层次,是过度敏感。他指出,过往香港有10万丶8万人参与的游行,毋须识别参加者亦能有序举办。他又说,该党正申请在中区举办争取残疾人士权益的游行,期望在识别参加者的安排上可获宽松处理。
另外,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律中心高级研究员丶曾在香港任职律师的任建峰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表示,香港目前的游行限制较中国大陆更苛刻,集会自由度更低,他以早前医保改革引发的「白发运动」为例指出,当局仍容许一群人走出来,表达诉求後散去,最重要是不发生冲突。
他又说,在过往,若出现类似上周反对将军澳填海游行的限制,早已有人以《基本法》第27条赋予港人的集会丶游行等自由而提出司法覆核,但质疑现时港人还有没有信心兴讼和获得法院的公正裁决,甚至是法院作出维护游行示威自由的裁决後,会否被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相反指示以维护国安。他预料,「有了国安法这把尚方宝剑,不知道将来还有没有真正的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