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访华 如何捍卫欧盟对北京共同政策受关注 - 要闻解说
在结束长达三年的“清零政策”后,北京俨然成为各国政要的“打卡”之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先后离开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本周四已开始访问中国行程,由于几天前法国总统的言论暗示欧洲大陆对中国态度引发了某种“混乱”后,贝尔伯克首次对中国的访问就被加上了另一个任务,即要重申欧盟对北京的共同政策,至少许多欧盟成员国希望柏林能利用这个机会,对中国制定明确、统一的欧盟路线。
马克龙上周六在结束对中国访问的返程途中,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欧盟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警告不要因“美国的节奏和中国的过度反应”而陷入台湾危机,这些话立即在美国和欧洲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但周三马克龙在荷兰进行国事访问时对媒体重申为自己的言论负完全责任,同时强调,作为美国的 "盟友 "并不意味着成为其 "附庸"。法国财长勒梅尔同日也在华盛顿表示,法国是美国可信赖的盟友,但法国也要跟中国对话。
法国世界报评认为,马克龙周三试图安抚欧洲人,但目前的局面显示,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开始,欧盟27国内部建立的脆弱团结已经被动摇。世界报甚至指出,事实上,马克龙在台湾议题上的发言极其引发的震荡揭示了欧洲在三个关键问题上的分歧:与在乌克兰的参与上至关重要的美国;与俄罗斯的仁慈盟友中国的关系,以及欧盟在两个大国之间的 "战略自主权"。但法国总统现在可能发现很难捍卫这一点,尽管他声称在这个领域赢得了 "意识形态之战"。
路透社报道指出,许多欧洲政治家、外交官和分析人士将马克龙在接受 Politico 和法国经济类日报回声报(Les Echos )采访时的评论视为对他们所谓的北京破坏跨大西洋统一目标的礼物。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称,正因如此,德国外长安贝尔伯克 (Annalena Baerbock) 北京之行的利害关系有所上升,许多欧盟成员国希望柏林能利用这个机会,对中国制定明确、统一的欧盟路线。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中欧关系研究员 Alicja Bachulska在华沙告诉路透社,“现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损害控制......但马克龙访问的阴云非常大,仍然非常不清楚这种平衡最终将如何发挥作用。”
分析认为,即使没有马克龙的言论,首次对北京的访问对贝尔伯克来说也是微妙的,因为她对中国的态度比德国总理朔尔茨更为强硬,并且正在起草一项旨在减少德国对北京经济依赖的中国政策。
贝尔伯克在访问北京前表示,她的首要任务是提醒中国有责任影响俄罗斯结束对乌克兰的入侵,并强调欧洲的共同信念,即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是不可接受的。她补充说,欧洲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竞争对手的观点是其政策的指南针。
贝尔伯克指出: "中国在影响俄罗斯方面发挥的作用将对整个欧洲和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产生影响"。但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实际上之前也将劝说习近平为结束乌战努力作为访华的重要目的之一,并称希望习近平将普京拉回在理智的道路上,但在这个目标上所得结果显然甚微,中方不断重复的是乌克兰战争并“不是中国的战争”。在这样的前提下,德国外交部长能在乌克兰议题上获得什么收获?
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北京的记者会上做出的表述一样,贝尔博克也表示,不能与中国经济脱钩.....但必须更系统地审视单方面依赖的风险并减少依赖。
实际上,作为德国的主要经济伙伴和其强大的汽车行业的重要市场,北京长期以来一直与柏林有良好关系,德国前总理曾对中国进行过超过十次访问,足迹遍及中国各地,但她下台后,一年多来柏林的语气越来越强硬。 尤其是绿党部长们呼吁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指出中国经常威胁台湾,并指责中国对新疆地区的维吾尔人实施虐待。去年11月,德国阻止了向中国投资者出售两家芯片制造商,理由是对战略生产的安全担忧。就在本周三,柏林方面德国政府正在重新考虑几个月前允许一个中国集团收购汉堡港口码头的股份,称该码头现在被列为 "关键基础设施"。
另外,贝尔伯克也希望, "探讨在促进公民社会、气候保护、可再生能源等未来部门方面加强合作的可能性",并谈论 "保护普遍人权"。 她认为, "伙伴、竞争者、系统对手--这就是欧洲对华政策的指南针,未来的方向也将取决于中国选择的道路,"
实际上,德国外交部与总理府一样,周三都拒绝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争议性言论发表评论,但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瑞斯周四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作为美国的 "盟友 "并不意味着成为 "附庸 "的说法是 "不幸的"。 皮斯托瑞斯补充说:"我们从未有成为或成为美国附庸的危险。"他是第一个公开谈论马克龙言论的德国政府成员。
德国外交部长首次访问中国几个小时前,柏林也批评了北京对台湾的 "威胁性军事姿态 "增加了 "意外军事对抗的风险", 德国外交部发言人Andrea Sasse在柏林举行的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补充说:"我们非常关注台湾海峡的局势,当然我们希望该地区的所有行为者都能为稳定与和平作出贡献。“
据法新社最新消息,贝尔伯克周四在天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洲国家在对北京的政策上是一致的,她说: "我们不仅有共同的立场,而且当我们共享一个共同的市场时,我们不能对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有不同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