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减产不会扼杀中国石油需求增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图片来源:st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上周末俄罗斯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成员国又向全球市场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计划从5月开始再减产166万桶/日。布伦特原油价格迅速飙升6%。
主要石油出口国的这一举措可能反映了对全球需求的担忧,但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发出的信号强烈表明,中国石油需求的复苏还将持续。这将有助于支撑国际油价,即使美国的需求明显减弱。而且,随着中国的房地产和旅游业站稳脚跟,今年晚些时候中国的需求仍有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尚未公布3月份的主要工业数据,这意味着直接衡量需求的重要指标尚未公布,例如炼油厂的运行情况。但运输业和与房地产相关的重工业这两个推动石油消费的主要行业正在恢复生机,且改善的速度正在加快。
3月份中国官方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8.2,是2011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Pantheon Economics指出,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业的PMI分类指数都超过了60。埃信华迈(IHS Markit)和财新(Caixin)另外公布的服务业PMI显示的情况类似:达到57.8,为2020年6月以来最高。
此外,航空和公路客运部门显然仍有上升空间。根据数据提供商司尔亚司数据信息有限公司(CEIC)的数据,以乘客千米数衡量,2月份国内航空客运量仍仅为2019年底水平的75%左右,公路客运量仅为新冠疫情前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房地产市场和能源密集型重工业部门看起来不那么红火,但仍有明显改善。2023年前两个月,竣工住宅商品房面积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长,钢铁生产大幅反弹。商品房销售面积仍然下降了0.6%,但这是自2021年年中以来最小的降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反弹仍处于早期阶段。到2023年底前,该行业似乎可能成为支持油价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最近全球油价每桶上涨的5美元,也不可能对中国的石油需求造成太大的影响。首先,中国的柴油和汽油价格仍然受益于一定的价格管控,这意味着这些油品价格反映国际基准油价的变动会有滞后,而且不一定会完全地反映出来。鉴于今年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明显转向增长,如果中国政府认为高能源成本开始制约经济复苏,中国炼油商很可能不得不承担原油价格上涨的一部分成本。
不过,其助益不会特别大,这一次,不会出现以中国房地产带动的大宗商品狂欢。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几年受到的损伤将会持续存在,2023年的刺激措施到目前为止一直很谨慎。但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在今年全年继续反弹。所以,即使假设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油价也不太可能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