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落成的台中車站「二代站」最為國人熟悉。圖為1954年拍攝的車站外觀及站前廣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1917年落成的台中車站「二代站」最為國人熟悉。圖為1954年拍攝的車站外觀及站前廣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網站)1905年5月15日,台中車站(台中停車場)設站啟用。

1905年(明治38年)設站的台中車站「初代站」為木構造建築,稱「台中停車場」,因縱貫鐵路通車,位於中樞的台中車站催生出台中這個大城市。日治時期以台中車站為中心推行市區改正計畫,井然有序的街道、加上綠川、柳川穿流其間,使台中曾有「台灣京都」之稱。

因不敷使用,台中車站改建成紅磚造的「二代站」,1917年完工。巴洛克式建築的二代站營運99年,人流貨物南來北往,在地人通勤通學,或成功嶺大專兵休假到車站附近放風,都與車站息息相關。

2016年鐵路高架化而建造的「三代站」啟用,二代站功成身退,成為國定古蹟。彷彿歷史為自身找到歸宿,三代站啟用後,陸續又發現初代站機關車庫相關建築遺跡與事務室並將其保存,使台中車站目前是台灣唯一三代站體並存(三代同堂)的鐵路車站。

*更多台中(火)車站的照片,在中央社影像空間。11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