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企合資?媒體:台積電德廠擬砸百億歐元
2023-05-04T01:28:01.071Z

(德國之聲中文網)彭博社週三(5月3日)引述匿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台積電(TSMC)預計投入高達100億歐元(110億美元),在德國薩克森州(Sachsen)建設一家晶圓廠,目前已進入與合作夥伴的談判。
根據知情人士說法,這項計劃將由台積電、荷蘭的恩智浦(NXP)與德國的博世(Robert Bosch) 、英飛凌(Infineon)等企業共同合作,在政府的補貼下,預算將達到至少70億歐元、總投資可能接近100億歐元。然而知情人士也坦言,在一切塵埃落定前,計劃仍可能生變。
知情人士告訴彭博社,由於歐洲所有國家的補助案都須經歐盟委員會批准,因此參與台積電赴德設廠計劃的合作夥伴正在與政府就援助規模進行談判。台積電正在日本與合作夥伴建設工廠,斥資86億美元,其中約一半的資金都來自政府補助。
報導指,若台積電的德國廠真的建成,將是該公司在歐盟的第1家晶圓廠。知情人士透露,該工廠最快可能在8月份獲准投入生產28奈米晶片。
台積電發言人高孟華未詳細說明此事,僅表示該公司仍在評估赴歐建廠的可能性。恩智浦、博世、英飛凌和德國經濟部的發言人則拒絕置評。
4月的法人說明會中,台積電曾透露:「基於客戶的需求及政府的支持,我們正與客戶和夥伴合作,評估在歐洲建立專精於汽車特定技術的專業工廠的可能性。」彭博社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及執行長魏哲家2021年也曾透露類似訊息。

今年4月,德國薩克森州的科研部長格姆科夫(Sebastian Gemkow)率團赴台時,雖未證實台積電於該州設廠一事,但稱該州「歡迎任何有意投資者」。格姆科夫亦宣布最快今年秋天在台灣設立辦事處,擴大德國與台灣的學術交流;面對DW記者提問此辦事處是否可能提升為相互投資層次,他回應稱「這是一個開始」,有望帶動學術外的更多可能性。他也透露將與經濟主管單位商討強化投資環境。
歐盟計畫在2030年將其在全球半導體生產中的份額,提升至目前的2倍;德國已展開的類似計畫中,有高達40%的資金來自政府補貼。歐盟4月通過了一筆價值430億歐元(470億美元)的晶片補貼案, 以確保歐洲的晶片產量有所提升並減低依賴,避免再次發生之前因疫情及中美緊張局勢而中斷供應鏈的情況。
本月2日,英飛凌在薩克森州的半導體工廠破土動工。美國Wolfspeed、英特爾(Intel)等其他晶片製造商,目前也正在德國投資建廠。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