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T03:34:19.377Z
英王查爾斯三世將於週六舉行加冕典禮,中國將派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引發爭議,圖為倫敦街頭的英國國旗(資料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週四(5月4日)宣布,應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別代表、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將出席6日在倫敦舉行的加冕儀式,預料也會與英國官員見面,但韓正此行引發不少爭議。

路透社報導,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預計會見韓正,這是英中關係低谷期間,兩國政府高級官員之間罕見的會面。自2018年當時的英國首相梅(Theresa May)對中國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以來,英國和中國領導人還沒有進行過面對面會晤。

克萊弗利2日被問及他是否會見韓正,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他將與韓正討論一系列主題,包括英國批評的部分。

他說:「當我們參與(會面)時,是為了確保中國政府了解我們對一系列問題的看法,包括那些我們強烈認為他們行為不當的問題,例如他們未能遵守在香港的承諾,或維護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待遇。」

上週在倫敦的一次演講中,克萊弗利敦促中國公開他所稱「和平時期最大規模軍事建設」背後的原因,並表示英國應該與中國建設性地接觸,儘管他對新疆中國對待維吾爾人的待遇感到「反感」。

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將代表中國出席英王加冕儀式,引發爭議。圖為今年4月他會見德國外長貝爾博克的資料照

曾負責香港事務惹議

韓正出席英王加冕儀式,引起英國保守黨人士反彈。美國網媒「政客」(Politico)4月26日曾報導,負責監督鎮壓香港自由活動的韓正,預計將出席在英國舉行的國王加冕典禮,此舉可能會激怒批評北京的英國人。

據英國《衛報》4月底報導,前英國保守黨領袖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稱,韓正要為「破壞」了英中就香港達成的協議,負起責任,因為韓正是香港民主自由被打壓的主導者之一。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成員勞頓(Tim Loughton)表示,韓正的出席對於「熱愛自由」的香港人而言,是一種「羞辱」。

韓正從2018年至今年3月為中國政府負責香港事務。目前,他作為中國國家副主席,負責監督外交政策,並在國外代表習近平。前任副主席王岐山去年9月曾出席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

中國自2019年以來對香港公民自由的打壓,導致中國與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關係惡化。2019年時,韓正支持一項引渡法案,該法案可能允許將香港嫌疑人送往中國受審,此舉引發了廣泛的民主抗議活動。作為回應,中國在香港通過國家安全法,使起訴抗議者變得更加容易,並削弱了香港的自治權

在北京鎮壓香港抗議之後,英國政府推出了一項簽證計劃,更開放香港人前往英國。

針對加冕典禮,英國外交與發展辦公室(FCDO)已向所有與英國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元首,發出加冕邀請。中國可自行決定誰代表習近平參加加冕典禮。

FCDO拒絕對此韓正訪英一事置評。中國駐倫敦大使館也沒有回應政客的置評請求。

末代香港總督批評

英國《獨立報》報導,英國駐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批評,韓正此行顯示出中國對待英國的態度隨意,「(中國)畢竟有14億人,他們選擇派遣負責在香港問題上食言的人」。

彭定康接受BBC節目專訪時說:「我認為這表明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你如何向中國卑躬屈膝、無論你多麼想給他們面子,他們都不會考慮給我們面子,因為他們本可以派出很多其他人選。」

他強調,韓正的到訪,雖然對英國政府而言沒有什麼壞處,但對多達14萬或以上,在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幫助下,流亡到英國的香港人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彭定康說:「這確實表明了中共對我們的實際看法,因為不管他是不是習近平團隊上的重要人物,他實際上就是負責香港政策的人。」

他補充說:「如果這不是故意的,那麼這表明他們實際上是多麼隨意地對待我們。」

相关图集:国安法生效后的香港

前香港众志成员周庭被捕:8月10日,继黎智英等人被捕后,23岁的前香港众志的成员周庭,也在住所遭十多名港警逮捕,指她涉嫌「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周庭粉丝专页指,她在过去一个月屡遭不明人士跟踪,有人在其居所外安装红外线镜头,至她被捕后才被拆除。周庭在《港区国安法》通过后已随即宣布退出香港众志,表明无法再参与国际连结工作。她被捕的消息让外界质疑国安法有追溯期。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捕:8月10日,香港警方进入黎智英寓所,以涉嫌违反国安法「勾结外国势力」为由将其拘捕,也到西贡拘捕其次子黎耀恩,部份壹传媒高层也被捕。数以百计警员随后进入苹果日报总部搜查9小时,曾超越法庭手令范围翻阅记者桌上的文件,又阻止部分中外媒体在大楼外采访。
美国制裁11名中港官员:8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员,包括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中联办主人骆惠宁、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等。遭制裁人士和其亲属未来将被禁止移民或入境美国。林郑幼子林约希正攻读哈佛大学数学博士,有报导指他已离开美国。
港府通緝6名海外人士:7月31日,香港警方通緝6名流亡海外人士,羅冠聰、陳家駒、鄭文傑、黃台仰「涉嫌煽動分裂國家」,劉康、朱牧民「涉嫌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安」。其中,朱牧民具有美国身份,成为第一名因国安法被通缉的外籍人士。
12名民主派人士被DQ:7月30日,黄之锋、杨岳桥等12名民主派立法会选举参选人被取消资格(DQ)。港府认为他们不会真心拥护《基本法》,因此决定提名无效。隔天,港府以疫情为由,宣布引用《紧急法》押后立法会选举一年至2021年9月5日举行。
五眼联盟全部暂停对港引渡协议:继英国、澳洲、加拿大与美国之后,新西兰于7月28日宣布暂停与香港之间的引渡协议,相当于「五眼联盟」全数成员都暂停与香港签订的引渡协议。中国对这些国家「单方面宣布暂停」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同时宣布暂停香港与上述国家的引渡协定。
酒店改装国安公署:中央驻港「第四机构」国安公署改装铜锣湾维景酒店作临时基地,7月8日凌晨在外墙挂起国徽,早上举行升旗及揭幕仪式。新华社发布照片,为牌匾揭幕的包括中联办主任丶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骆惠宁丶驻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丶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和梁振英丶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与记者的「安全距离」:驻港国安公署开幕当天,大批传媒到场追访,却被挡在水马外面,周围警员重兵驻守。当局在酒店外围设采访区,但距离酒店正门约100米之遥,记者只能够隔着重重水马窥探里面情况,难以拍摄开幕过程,也听不到嘉宾致辞内容。 为了这样的安排,警方封锁酒店附近一带街道,大量巴士被逼改道,附近居民还因此需要区议员协助找路。
前众志成员周庭认罪 :黄之锋丶林朗彦和成员周庭,6月30日因应《港区国安法》通过,宣布退出香港众志,之后香港众志宣布解散。黄、林、周三人涉於去年6月21日号召群众包围警察总部,分别被控煽惑他人丶组织或参与未经批准的集结等罪名。7月6日,周庭在东区裁判法院当庭承认两项控罪,黄之锋和林朗彦则否认所有控罪。
罗冠聪证实离港:罗冠聪7月5日在英媒《每日邮报》撰文,证实自己在《港区国安法》生效以前就已经离开香港。他在文章中说,自己不想离开香港,但港区国安法生效之后,认为自己将会成为北京领导人的目标。之后罗冠聪公开自己人在英国。
反讽与暗语:《港区国安法》能够禁止直白的抗争语言,但是却无法限制人们的创意。这一句话「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中国国歌的第一句歌词,被人写在香港街头却也另有深意。
空白连侬墙:延续白纸抗议的思路,一些支持香港抗争者的「黄店」在撕除可能有港独意味的标语和装饰品之后,用空白的便利贴组成新的连侬墙,让观者自行解读意思。
白纸抗议:7月2日晚间,港府明确宣布「光复香港时代革命」为「港独口号」、有违反《港区国安法》之虞。香港人为了避免触法,开始用更灵活的方式表达不满: 举起一张白纸,让观看者自行解读意思。
举杯同庆:《港区国安法》生效的第一个早晨,也是香港回归23周年纪念日当天。庆祝典礼第一次排除泛民议员,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中联办主任骆惠宁皆表态支持中央。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则在北京说,国安法是给香港的「生日礼物」。
第一批触法者:《港区国安法》实施后首个七一,香港示威民众按往例在当天上街抗议,只是人数不如往年。港警宣布当日逮捕370人,其中有10人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捕。
港警旗帜新颜色:过去香港警察的警告旗帜只有黄、蓝、红、橙、黑等颜色,在7月1日,港警首度举起新颜色「紫旗」,警告示威民众的行为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

中國製監視器監控加冕典禮?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雖然英國的政府部門已禁止使用中國製造的閉路電視攝像機監視人群,但英國國會議員仍警告,加冕典禮可能存在安全威脅。

在從倫敦白金漢宮到特拉法加廣場的閱兵路線上,先前已架設了38台海康威視的設備。根據製造商的宣傳冊,這些攝像頭可以「同時捕捉最多5張臉」,並透過深度學習科技,把人和車輛目標分類。海康威視與中國軍方合作密切。

1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保安人員說:「所有攝像頭都將在當天監視人群和公眾,幫助控制人群,確保萬無一失。」外界擔心,在倫敦市中心觀看加冕典禮的民眾信息將被傳回北京。依據中國的《國家情報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有義務協助、配合政府情報工作。

美國政府已禁止所有聯邦機構使用海康威視的設備。去年11月,英國官員道登(Oliver Dowden)也出於安全考慮,下令所有英國中央部會拆除海康威視的攝像頭。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此前還呼籲,應禁止海康威視和其他中國公司製造的設備。海康威視否認向中國政府提供任何錄像,並表示其遵守英國法律。

圖為英國街頭的販售的查爾斯三世紀念品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