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仲岚
2023-05-19T12:57:32.575Z
G7领袖峰会19日在广岛正式登场。曾经的军都广岛,如今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俨然成为和平都市的象征

(德国之声中文网)5月19日上午,廣島G7峰會正式開幕,首相岸田文雄與裕子夫人站在和平紀念公園前,歡迎來自各國的領袖。岸田文雄親自帶著各國領袖一同參觀博物館,導覽解說展示的各項物品,時間達到40分鐘左右。各國領袖與核爆的受害者對話,並在紀念碑前獻花致意。

這也是各國領袖首次齊聚一堂參觀核爆博物館,拜登成為繼歐巴馬之後,第二位前往該地參觀的美國總統。然而不同的是,歐巴馬於2016年參觀該博物館時,只停留約10分鐘,僅看了一樓大廳特設陳列幾件展品。而時任外務大臣的就是岸田,他與時任首相安倍晉三一起接待了歐巴馬。

岸田文雄雖然出生於東京,但是家族是來自廣島的政治世家,自小逢年過節就會回去探親外,也瞭解許多當地歷史。岸田家也有不少親戚在核爆攻擊中過世,雖然在東京出生長大,但是自我認同始終是廣島人。

岸田在這屆峰會以東道主伸張「無核武世界」,也是面對當前國際局勢緊張發出的呼籲。今天的廣島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和平都市的象徵,但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前,廣島其實是日本軍隊相當重要的海陸空補給樞紐中心,素有「軍都」之稱。召開G7峰會的酒店所在地宇品,曾是重要的運輸港口。

图为G7和欧盟领导人5月19日在广岛的美国原子弹受害者纪念碑前

50多年前廣島曾是「軍都」

廣島的軍都起點,可以論及到明治維新時期。1873年時,當年的大日本帝國設置六大鎮台軍營,廣島即是其中一處,不久之後即改為第5師團司令部。隨後20幾年中,日本的現代軍力急速成長,在中日甲午戰爭時,廣島成為當時陸軍的派遣基地。當年同大清水師作戰的聯隊兵力,正是從宇品港派遣的。

宇品島是位於廣島南邊的小島,因為地處瀨戶內海,地勢易守難攻,島上的宇品港逐漸成為當時帝國訓練重心。日軍僅花兩週就建築起鐵道連結宇品島,持續向朝鮮半島、中國大陸等輸送兵力,各大師團出發前都需要來廣島會師,甚至明治天皇都曾蒞臨廣島召開帝國議會,讓廣島宛如臨時首都般充滿一級政要。

後來,軍方開始強化廣島各地基礎設施,並建設軍用供水與電力系統、確保軍力安全穩定。1900年義和團之亂、1905年的日俄戰爭時,廣島已成為日本發兵的主要地點,單單宇品港當地的人口在短短幾年内暴增數倍,吸引各地商家與旅館開設,街上滿是人力車夫。

隨著九一八事件發生,中日戰爭正式爆發。廣島的軍事角色愈發吃重,廣島縣內除了宇品外,其他如吳市等地也成為重要軍港、縣內各地都在生產軍需品。

最終在二戰末期,廣島進行大量的疏散,但這時廣島已經成為美軍眼中必定要攻擊的軍事重鎮,最終在1945年8月6日,美軍投下原子彈,廣島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遭到核爆攻擊的城市。

G7领袖5月19日上午来到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图中他们正在参加植树仪式

從戰時軍港成為自然景點

面對故鄉過去遭逢原子彈重創,岸田自童年對於和平生活得來不易深有感觸,對於核武更是堅決反對。在2020年角逐自民黨內總裁時,他即以邁向「無核武世界」作為理念。在俄烏衝突爆發、普丁威脅使用核武器時,人們核武的恐懼再次浮現。

二戰後,宇品島拋開過去濃郁的戰地色彩,逐漸轉變成為旅客用及普通漁港。居民也從曾經一度逼近萬人,下降到現在約1500人。

曾經在當地居住的前島民青木賢,接受日本《每日新聞》採訪時就感慨地稱,當年核爆後回到宇品老家,只見全島已經變成一片焦土,附近還有許多燒成半焦、痛苦不堪受傷的人,等待他們痛苦而死後,活著的人們再把屍體推在鋼桶上燒掉。至今那種生臭味仍讓他無法忘記。

當年的軍事要塞宇品港,如今成為G7領袖們握手的地點,其中也包括當年投下原子彈的美國。對於岸田文雄,以及廣島人、甚至每個日本人來說,廣島被核彈襲擊都是恍如隔世般的事。島上現在大多地點變成公園與原生林,島上的觀賞歷史遺跡與自然植物散步等行程成為現在的財務來源。

然而在現在,有關俄羅斯的核武器使用與中國的軍事擴張威脅,仍是隨時可讓國際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在這時,再度回顧當年廣島從軍都變成和平都市的路程,或許可以再度理解岸田文雄訴諸「無核武世界」的想法,因為對很多廣島人來說,很多記憶仍是歷歷在目。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广岛和长崎受原子弹袭击68周年

首枚原子弹:1945年8月6日,美国轰炸机Enola Gay对广岛投下首枚在战争中使用的原子弹。这颗原子弹还有个听起来没有杀伤力的代号“小男孩”。广岛当时拥有35万居民,据估计,原子弹落下,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瞬间死亡。爆炸冲击波很快将内城夷为平地。
美国轰炸机Enola Gay:按照原计划,1945年8月1日就应该对长岛进行袭击,计划由于台风来袭而被推后。5天之后,载有13名空军士兵的美国轰炸机Enola Gay奉命起飞。士兵们在飞往广岛的路上才知道他们将要投掷一颗原子弹。
第二颗原子弹:就在向广岛投掷原子弹后的第三天,美国也向长崎投掷了一颗原子弹。按原计划,京都才是袭击的目标。经过一番争执后,美国国防部最后决定将长崎设为目标。这颗原子弹的代号是“胖子”,爆炸当量相当于22000吨TNT。据估计,直至1945年12月,对长崎的袭击造成7万人死亡。
战略性选择目标:1945年,三菱军火集团的总部位于长崎。该集团在港口拥有巨大的造船厂,并在这里生产日本曾用来袭击珍珠港的鱼雷。虽仅有少数日本士兵驻扎在长崎。但由于能见度过低,所以不可能对造船厂的进行直接袭击。
受害者:袭击过去了几个月,仍有上万人死于原子弹爆炸带来的后果。至1945年年底,仅在广岛就有6万人死于辐射、烧伤和其它重伤。据估计,在广岛和长崎被袭击五年之后的死亡人数攀升至23万人。
违法战争法规罪行?:在美国先后向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后,许多日本人担心美国还会进行第三次袭击。日本随即宣布投降,就此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战场的战争。投掷原子弹是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命令。他当时坚信,只有出此下策才能尽快结束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却认为这次袭击是违法战争法规的罪行。
重建家园:广岛被摧毁的内城如今已被全面重建。只有Ota河上的小岛被留作和平公园。现在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一系列纪念场所:和平博物馆、儿童和平纪念碑、工商联合会的遗址。
日本的纪念文化:1955年,长崎市为纪念原子弹袭击的受害者和其带来的后果而修建了原子弹博物馆和和平公园。在日本,缅怀受害者已成为该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人也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广岛和长崎也已成为避免全世界再次发生核战争的警示标志。
勿忘历史:自1945年8月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一直都没有忘记在原子弹爆炸中死去的亡灵。广岛每年都会举行一场大型纪念活动。幸存者、家属、市民和政客齐聚这里,集体默哀一分钟。许多日本人致力于去核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