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T12:18:33.427Z
德国总理及其夫人访问了非军事区边界的蓝色兵营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总理肖尔茨于周日结束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后,前往韩国进行短暂访问。肖尔茨及其妻子恩斯特(Britta Ernst)首先来到了朝鲜半岛上的非军事区(DMZ),并呼吁北朝鲜停止进行弹道导弹试验。自朝鲜战争以停战协定结束70年以来,朝鲜半岛一直分裂成被共产主义政权控制的北部和民主政权控制的南部。

德国总理及其夫人访问了非军事区边界的蓝色兵营,那是在三年战争后于1953年7月达成停战协定的地方。在38线两边,有超过一百万士兵对峙,因为朝韩两个国家根据国际法仍处于战争状态。至今尚未签署和平条约。

美国在韩国驻兵达到28500名。韩国近5200万国民的一半生活在靠近边境的首尔周围的大都市区。肖尔茨随后与韩国总统尹锡悦在首都会面。这是德国领导人30年来首次对韩国进行双边访问。

相关图集:盘点朝鲜近年发射的那些导弹

火星12型中程弹道导弹:朝鲜官媒朝中社1月31日发布的照片,显示曾于周日(1月30日)试射火星12型中程弹道导弹(IRBMs)。这种导弹的威力足以击中美国领土关岛,这也是朝鲜本月至目前为止进行的第七次武器试验,南韩和日本皆对于朝鲜此次发射表示谴责。
KN-24型短程弹道导弹:1月17日,朝鲜从首都平壤的一个机场发射了两枚疑为KN-24型的短程弹道导弹(SRBM)。据朝鲜官媒报道,这两枚导弹「精确地击中了该国东海岸的一个岛屿目标」。分析人士表示,这些导弹最后一次测试是在2020年3月,目前似乎已经进入大规模生产和军事单位的部署。 KN-24导弹类似于美国的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并能够以比起传统弹道导弹更平坦的弹道飞行来躲避导弹防御系统。
本月第二度进行高超音速导弹试验:朝鲜官媒朝中社发布照片称,朝鲜国防研究院于2022年1月11日在一个未披露的地点进行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的试验,据传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也出席了此次试射。高超音速武器的飞行高度通常比弹道导弹要来得低,专家表示,高超音速武器的主要特点不是速度,而是其机动性,这可以帮助它们躲避导弹防御系统。这是朝鲜本月第二度试射此种导弹。
2022年首度试验高超音速导弹:2022年1月5日,韩国军方称朝鲜从北部的慈江道向东海发射了疑似是弹道导弹的物体。朝鲜官媒朝中社随后发布报导,指朝鲜进行了新开发的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朝鲜于2021年9月首度试射此种导弹,《朝中社》指出,这次发射再次确认了导弹在主动飞行阶段的飞行控制和稳定性。专家曾警告,如果朝鲜完全发展了这项技术,将对周边国家构成严重威胁。
潜射弹道导弹:由朝鲜官媒朝中社于2021年10月20日发布的组合照片显示,朝鲜于前一天(10月19日)在水域中从潜艇上发射了一种新型的潜射弹道导弹(SLBM)。南韩军方在10月19日曾表示,朝鲜从其东海岸城市新浦以东的水域向东海发射了疑似是潜射弹道导弹的物体。
从火车上发射导弹:朝中社提供的这张图片中显示朝鲜的铁路机动导弹军团在演习中发射了一枚导弹,专家称此为KN-23弹道导弹。
新型远程巡航导弹:由朝鲜官媒朝中社于2021年9月13日发布的组图显示,一枚远程巡航导弹发射后在空中飞行。平壤于9月11日和12日试射了新型远程巡航导弹。据朝中社报道,这些导弹「在朝鲜领地和水域上空沿椭圆形和8字形飞行轨道飞行了7580秒」,并「击中1500公里外的目标」。
新型战术制导炮弹:此张由平壤发布的照片中显示了新开发的新型战术制导炮弹,《朝中社》称此炮弹于2021年3月25日发射。
北极星2号中程弹道导弹:朝鲜电视台于2017年5月22日提供了一段视频截图,据称该武器为中程弹道导弹北极星2号,这种中程导弹被认为能够装备核弹头。

访问的焦点

此次访问的关键焦点是经济关系。肖尔茨正在寻求减少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并扩大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韩国是继中国、日本和印度之后的亚洲第四大经济体。肖尔茨的妻子恩斯特陪同他参加了在日本的G7峰会。

参加了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后,到访韩国肖尔茨称朝鲜的导弹试验是朝鲜半岛“仍然危险的局势”的一个标志。

肖尔茨(右一)和夫人在韩国非军事区听取停战委员会秘书长汉密尔顿(Burke Hamilton左一)的介绍

“这对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他在韩方军事基地发表演讲时说。他还提到,虽然德国作为一个曾经分裂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统一,但在朝鲜半岛上,分裂依然存在。

肖尔茨和尹锡悦在参加了G7峰会后于周日离开日本。韩国作为观察员受邀参加了G7峰会。

在G7峰会上,领导人表示他们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概述了他们共同面对中国的策略,寻求降低经济参与中的风险,但不是与这个被视为世界工厂的国家脱钩。

(德新社、路透社)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