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Görlach
2023-05-23T14:11:50.289Z

(德国之声中文网)巴西、印度以及印尼等国应邀出席七国集团峰会,充分显示了我们所熟知的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变化。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广岛,也并不是为了游说世界最富有民主国家的领袖们对乌克兰提供支援,而是为了赢得所谓"全球南方"各国领导人的支持。

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问题上,印度和巴西同西方七国的立场并不相同,也不支持基辅当局及其盟友抗击侵略的努力。

印度和巴西当然并没有对战争表示过欢迎,因为这场战争也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是,直到今天,上述两国都没有对克里姆林宫独裁者普京的侵略行径进行过任何谴责,更没有参与美国发起的对俄国际制裁。同土耳其和中国一样,巴西和印度也宣称保持中立。而事实却是,每一个国家其实都在选边站,要么是为了从战争中获益,要么则是为了尽量避免受到战争的损害。

争端面前 全球南方异常谨慎

土耳其同时和基辅和莫斯科保持着联络,而中国则对克里姆林宫的战争逻辑予以全盘接受,甚至还沿用莫斯科的宣传用语,将俄军在乌克兰的种种暴行称之为"特殊军事行动"。印度则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廉价原油,成了恐怖战争行径的受益者。一个国家同乌克兰的地理距离越远,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介入所谓美俄"列强之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全球南方国家也拒绝在中美争端的问题上表明立场。在他们看来,一旦选边站,将有损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利益。因为选边站的风险太大,毕竟八十年代末期,西方七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总产值的75%, 而现如今,这一比例已经降至41%。与此同时,西方七国的人口发展也同样令人沮丧。印度已然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以及第六大经济体。而巴西和印尼的排名则分别为第12和第15位。

经济实力正在转换为政治影响力

这种与日俱增的经济实力正在转化为世界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上述各国将不会像以往那样心甘情愿地同超级大国结盟。这些国家还表示,如果他们在相应的国际机构中不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那么,自由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无法对他们发挥作用。他们要求对联合国安理会、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这种呼声非但没有消弱,反而与日俱增。

本人作者Alexander Görlach

全球南方国家还恰如其分地指出,美国的实际行动已经使西方国家基于道德说教的政治承诺变得如同笑柄。入侵伊拉克以及华盛顿向一些独裁政权提供武器,在全球南部看来是双重标准和虚伪的证明。而在非洲和南亚,欧洲的殖民主义历史也并没有被淡忘。

放弃道德说教

同西方基于道德理念基础的领导权保持距离,当然并不意味着全球南部会接受北京的威权统治模式。但民调显示,巴西和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负面印象远比澳大利亚或德国要少。华盛顿皮尤中心的民调显示,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的负面和正面印象正好平分秋色,难分上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中美之间的对抗,新兴国家有两个选择:他们要么被以他们认为公平的方式融入到现有的国际秩序中去,要求则是选择新的国际秩序。正因为如此,中国扩大金砖国家影响力、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型国际组织以及举办中亚峰会这类尝试,引起了巴西和印度等国的极大关注。

现有国际秩序要想拥有未来,唯一的机会就是开展平等对话以理服人,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道德说教。七国峰会让人们看到了未来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雏形,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Alexander Görlach是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也是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德国吕讷堡大学伦理学和神学的荣誉教授。他拥有语言学和神学博士学位。中国崛起以其对自由世界的意义是他的一个核心话题。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你需要了解的“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

曾经的世界阵营划分:在冷战时期,根据意识形态不同,世界被划为东西阵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被看作是所谓的“第一世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被看作是“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常常是指经济水平更为落后的“南方世界”。这种分类如今已经过时。冷战结束后,按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划分的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概念变得更为流行(图为1955年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南北分歧”:简单来说,全球南方的特点是低收入、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差,可以理解为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国家。另一边的全球北方则主要是指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南北分歧”(也称作“南北差距”,North-south Divide)等术语被广泛使用。这里的“南”、“北”并不是指地理方位上的南与北。
全球北方:公开学术资料显示,一般来说,全球北方的定义包括美国、加拿大、几乎所有欧洲国家、以色列、塞浦路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不过,国际对于全球北方以及全球南方的划分并没有公认的界定,也存在争议和不同的解读。
全球南方:针对全球南方也有着多种解读。World Population Review网站指出,传统上,全球南方指的是不发达或经济处于弱势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常面临全球北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不过,也存在其他定义,用全球南方来泛指那些受到资本主义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国家。一般认为全球南方由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组成。
中国属于哪边?:如同印度、巴西一样,中国也自己看作是全球南方国家。联合国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有一份全球南方国家名单,该名单目前包括78个国家,名单也被称为“77国和中国”。
南南合作:南南合作(SSC)是决策者和学术界用来描述全球南方国家在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术语。公开资料显示,南南合作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万隆会议(图),被认为促进了南南合作的形成。联合国在2003年12月23日通过的58/220决议中,将每年12月19日为南南合作日,后来又改为9月12日。
为何全球南方愈加受关注?: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南方”成为舆论热词(图为2021年的金砖峰会,金砖强调南南合作)。印度2023年初举行了“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日本在接任G7轮值主席国时主张加强与全球南方的关系;2023年2月的慕安会还设置了“南北合作”专场,强调西方要争取全球南方。这些变化与俄乌战争以及中国崛起不无关系。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菲克斯(Liana Fix)对DW表示,西方正在努力防止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胜利,也在试图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国。“西方第一次要依靠全球南方国家,而这些国家第一次可以反过来利用其对西方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