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T12:44:45.432Z
香港支联会从1990年至2019年每年举办六四烛光晚会。2021年支联会解散后,香港市民2022年在六四纪念日之际自发到维园一带举电筒或用手机灯光悼念六四死难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新书《5月35日:创作.记忆.抗争》(一八四一出版)推荐序之一《六四舞台在恐惧中择善固执》,作者列明慧曾担任香港维园"六四"烛光晚会司仪多年,并创办剧团"六四舞台"(在《国安法》的压力之下已于2021年解散)。列明慧说,"六四舞台"的成立是本着以戏剧形式,让人认识六四真相,反思人性。每一个制作,我们都着重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回顾八九六四,从天安门广场上风风火火的青春热血、血腥镇压后内地一片白色恐怖、营救被迫逃亡人士的"黄雀行动"、流亡海外学生领袖的漂泊零落、国内维权人士被打压逼迫牢禁、到白发斑斑的遇难者家属沉郁而终。即使写的演的是当年故事,引发出所思所想却尽是香港的当下。香港人在这场民主运动中从不缺席,也成就了香港本土政治运动的重要脉络,塑造着香港人在当代中国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1年10月,列明慧带着《5月35日》的版权移居海外,在台湾、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举办过舞台剧录影版的放映会,说六四真相的同时,也说出香港的故事。她说,期望是次剧本集在台湾出版,能记录时代、见证时代,更希望将这个出色的粤语剧本,翻译成国语及英语,有利不同地区的剧团可以搬演。让不能在香港存在的《5月35日》,能在其他地方活下来。"等风起时,让争取民主自由的风筝飞得更远,让种子飘落你家的花园,长出自由花"。

相关图集:香港和台湾曾经这样紀念六四

一周年纪念:1990年6月4日,香港民众首次走上街头,纪念天安门大屠杀一周年。这一年起,香港支联会每年组织大规模悼念活动。由于1989年民主运动在中国大陆是禁忌话题,香港逐渐成为各类与六四有关的追思活动的中心。
维园烛光:自1990年以来,每年6月4日晚,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都举行烛光晚会,悼念六四死难者,表达自由民主诉求。参加人数少则数万人,多则十多万人(据组织方支联会数字,一般高于警方公布数字),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六四纪念活动。(2015年资料图片)
天安门的故人:2013年,台北民众举行烛光晚会,纪念六四,声援狱中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刘晓波是89民运代表人物之一、与周舵、高新、侯德健一同被成为“天安门四君子"。
遥望台北:2019年,六四30周年之际,台北举办了专题纪念活动。此前还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前放置了由台湾艺术家雪克(Shake)搭建的充气“坦克人”艺术装置,亲历六四的王丹、周锋锁等民运人士到场参与。
两岸三地成唯一:台湾的六四纪念活动,规模和历史远远不及香港,但近年来开始得到更多关注。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仍有三千多人参加了在台北的烛光悼念晚会。由于这一年香港和澳门都以防疫为由禁止六四集会,台湾成为两岸三地唯一可以纪念六四的地方。
六四纪念馆:香港六四纪念馆2012年起临时设址九龙,先后迁至城市大学和尖沙咀,在物色新馆址过程中屡遭挫折,被迫多次关闭。2018年支联会在旺角购买房产作为新址,2019年4月重新开馆。2021年4月休馆翻新后,5月底重新开放,但数日后被当局以“证照不全”为由再度关闭。
国殇之柱:2019年六四30周年之际,香港大学生清洗丹麦艺术家高智活(Jens Galschiøt)的作品“国殇之柱”。它曾在香港各间大学巡回展出,现矗立在香港大学黄克竞楼平台。传统上,支联会每年都会派人在六四前夕洗刷该雕塑。
疫情下的追思: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因有防疫限聚令,当局31年来首次未批准维园六四集会。但仍有数万港人来到维多利亚公园燃烛默哀。
再度遭禁:2021年,香港当局再度禁止六四纪念晚会。一年前香港国安法生效后,香港社会的言论、集会自由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同时,澳门的民间六四纪念活动也连续第二年遭禁。

真正的喜剧会让专制者不安

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网络媒体"改变中国"(China Change)发表文章《笑话之外》,梳理了中国喜剧团体"笑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作者曹雅学说,年轻的中国脱口秀演员身上没有官方电视台那些娱乐人身上的油腻、虚假、和媚态。他们真诚而自然,散发着前两辈中国人身上难以见到的一种清新的气质。"尽管他们说着极不自由的脱口秀,但我断定他们是内心自由的人"。

作者表示,一边看他们的喜剧,就已经开始为他们隐隐担心:"如果这些年轻喜剧演员和他们的观众在我眼里是正常人,那么在审查者眼中,他们肯定就是异物了。谁都知道,真正的喜剧会让专制者不安。"

作者认为,即使脱口秀行业小心避开所有"敏感"话题,中共也不会允许脱口秀在中国大摇大摆地生长,因为中共知道,在包括思想与娱乐在内的文化市场上,党文化没有竞争力,无法获得青年人的心;而游离于党的控制之外、不以歌功颂德为目的的节目,哪怕只是大众娱乐,本身就是对党的威胁和冒犯。

华裔侨民能在移居国"岁月静好"吗?

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中国干预加拿大选举争议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繁星指出,微信在网信办以及其他中国政府部门的要求下审查其平台上的内容,审查的压力同样会压迫加拿大本地的中文媒体以及创作者。加拿大政党在短期内意图获取华裔选民选票的思想,可能导致了干预选举的事件不断恶化。不论是早年多伦多大学中国留学生针对藏裔人权人士的网络暴力,还是麦克马斯特大学中国留学生代替中国外交人员监视骚扰维吾尔演讲嘉宾事件,都没有得到来自联邦一级政治人物或者官员的重视。而在近期,加拿大被媒体报导同样出现了中国的海外警察局,比起美国直接逮捕关联人士相比,加拿大的处理方式则低调许多,公开报导并没有发现任何人因为海外警察局的设立而遭到逮捕或者起诉。

文章说,对于更多的新老移民、上班族,和小企业主来说,或许他们在加拿大,乃至北美的生活目标并非与政治相关,并不意味著他们一定是同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华侨",也不意味著他们的人生终极目标是推翻共产党的统治。对于抛弃原生国家所拥有的人脉、资源,来到新的环境重新开始的大多数人来说,那些宏大的目标距离他们的生活未免太远。但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保持沉默的成本正在增加,不论人们是否对加拿大本国的政治感兴趣,他们的生活将不得不被卷入未来的政治议题当中。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