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2023 - 10:28

香港政府改革地方行政上的区议会,大减民选议席和削权之余,更须听从由官员出任的区议会主席指示办事,被指是改变区会本质成政府的「手手脚脚」,在运输及房屋局长之位退下来后成为中国人大的陈帆更以家庭佣工与区议员相提并论,引起建制派区议员不满。未知前高官的直言会否加剧新制公布後引来的区议员「不再争取连任」潮。

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的地方性区议会,港府上周二公布大肆改革后,《明报》向59名非建制派区议员查问,有7人表明倾向不连任,考虑参选的只有1人,其余51人表示未决定或未有回覆;无意继续参选的,包括已任职区议员38年的潘任惠珍丶深水埗区议会副主席伍月兰丶黄大仙区议员谭香文等。

 

其后,陆续有人公开表示意兴阑珊或无意争取连任,这包括指责新制「摧毁香港民主的最后堡垒」的南区区议会副主席司马文丶称培养多年的接班人也无意参选的沙田区议会主席麦润培丶曾称积极考虑争取连任但现时要再考虑的屯门区议会副主席黄丹晴丶耻于向昔日对手或不同立场人士「求」提名的将军澳区议员陈展浚丶指竞选经费因选区扩大而支持者投票意欲不大故参选意欲不高的油尖旺区议员何富荣等。

 

不过,合共有十多名区议员的民主党和民主民生协进会两个泛民政党仍未决定是否派员参选。当中,以民主党的决定尤为惹人关注,由流亡海外的民主党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峯连同34名前民主派区议员的联署表明,不支持改制後的「假选举」,参与者是变相为虚假的选举背书,实质是反民主而行;但另一方面,已有数名亲北京人士开腔,认为民主党应该参选,甚至扬言如不参选等于是自绝于香港的选举,在政治上是「自寻死路」。

就在政府和建制派纷纷「落区」宣传和寻求市民签名支持新制的同时,曾是上届政府管治班子的前运房局长兼现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帆昨(7日)早在商业电台节目的发言则引起反弹。

支持改制的陈帆,批评民选的区议会流于民粹对抗,区议员即使反映民意也应不忘促进地区行政的定位,不能妨碍政策进行,如果政府要求区议员做的事是合法合情合理,使没有问题。他更以香港的家佣作比喻说,「家佣合约都会有个条文写得好清楚,如果佢唔遵从雇主合法合理的要求,(雇主)都可以解雇啦。」

根据新制,若区议员违反负面工作清单,包括不听从日后由民政事务专员兼任的区会主席指派的工作,最严重可被停职扣薪。

出席同一节目的立法会「惟一非建制」议员的新思维主席狄志远即时反驳,指区议员并非家佣,反问区会列明区议员须完成政府指派工作,并须在国家安全框架下支持丶协助丶推广丶宣传有关政策和法律,并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事情,区议员是否仍是民意代表,抑或变成「半个公务员」,甚至是「政府某个手手脚脚呢?」他表明,较难接受区议员的新职能。

是次区议会改革涉及修订6条主体法例和14条附属法例,立法会议员需在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完成通过程序,因为律政司长林定国昨在网志表明,希望今年暑假休会前完成立法程序,指现届区议会任期在12月31日结束,新一届区会选举需在年底进行,政府有迫切性向立法会提交修例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