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内乱持续,境内流离失所者数量一周内翻番 - 聚焦非洲

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发言人保罗·狄龙日前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自苏丹内战4月15日打响以来,苏丹境内已有70余万人流离失所,而这个数字上周是34万,也就是一周内翻番。他进一步表示,这还不算冲突爆发前已经统计在册的370万境内流离失所者。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8号对世界粮食计划署位于喀土穆的多个办事处在上周末遭到洗劫予以强烈谴责,指“这是对人道主义设施的严重侵犯”。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苏丹的医疗卫设施也遭到袭击和洗劫。自4月15日以来,世卫组织已核实25起针对卫生部门的袭击,造成8人死亡、18人受伤。
尽管喀土穆交战双方为响应沙特和美国提出的倡议,于本月6日派代表前往沙特举行初步谈判,但一位沙特外交官员表示,“永久停火目前还不是谈判桌上的选项之一。交战双方都认为自身有能力赢得这场战争。”
因此暂时停火协议并未得到遵守,沙特阿拉伯主持的休战谈判停滞不前。九号,土耳其安纳多卢通讯社称,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于当日与苏丹正规军统帅布尔汗将军通电话,讨论了苏丹局势,并表示如果交战双方决定为苏丹开启全面谈判,那么安卡拉愿意主持这场谈判。
<非洲/span>对话> 网日前发表长文,对苏丹冲突将对动荡不安的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产生连锁反应作出详细分析,文章指出,苏丹是非洲国土面积第三大国,与非洲动荡地区的七个国家接壤。 这意味着苏丹当前的冲突将对许多国家造成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的连锁反应,这些国家包括中非共和国、埃及、利比亚、乍得、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如果苏丹的邻国卷入冲突的任何一方,都会使整个地区爆发战火,因为边境地区的社区大多是同族群跨境混居,不分彼此,没有国土概念。战火蔓延,必将导致跨境地区族群混战。
如果冲突升级,两个受害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埃及和南苏丹。
苏丹横跨尼罗河,它的主要支流在喀土穆汇合,然后向下游流向缺水的埃及。任何喀土穆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影响埃及的淡水供应,进而影响埃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喀土穆的不稳定也可能破坏就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的蓄水和管理达成协议的努力。这不仅会给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带来困扰,还会给整个尼罗河流域带来困扰。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这个大型水电项目,被开罗视为对其使用尼罗河的威胁。自埃塞俄比亚于 2011 年开始建坝以来,埃及一直依靠喀土穆的合作来应对水安全的潜在威胁。开罗可能会将苏丹的安全局势视为达成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大坝蓄水和管理三方条约的威胁。 因此,一个和平稳定的苏丹对埃及和其他尼罗河流域国家至关重要。
南苏丹的经济支柱是石油开采,每天十三万七千桶原油经苏丹内陆抵达苏丹港,其中45%出口到阿联酋。 喀土穆的冲突可能会严重干扰石油运输并使南苏丹经济崩溃。
苏丹内战还可能影响更远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UAE) 和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与苏丹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 苏丹内战可能会破坏萨赫勒地区和非洲之角的稳定,并危及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 自签署《亚伯拉罕协议》以来,苏丹已成为华盛顿改善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努力的重要参与者。
冲突升级还可能威胁俄罗斯在苏丹港建立海军基地的协议,该协议正等待苏丹议会的批准。俄罗斯寻求在苏丹港建立军事基地,以使其军舰能够进入并影响世界上最繁忙、竞争最激烈的海上通道之一——苏伊士运河。
苏丹最大的出口产品是黄金,2021年出口额为 28.5 亿美元,其次是花生(出口额4.88 亿美元)、原油(出口额3.85 亿美元)以及绵羊和山羊(出口额2.39 亿美元),所有这些产品主要销往阿联酋、中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和意大利。苏丹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伯树胶出口国,阿拉伯树胶是食品加工业的关键原材料之一。 然而该产品的收割正因冲突而中断。苏丹90%的对外贸易都经过苏丹港。 该港口也是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商业海上门户。 港口的关闭势必加剧关键商品尤其是食品的严重短缺。苏丹港距离沙特阿拉伯吉达港约169海里,是数以千计来自西部和非洲其他地区的穆斯林经吉达前往麦加朝圣的重要途经地。苏丹的暴力冲突可能迫使这他们寻求替代但更昂贵和更长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