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人零雨与法国读者分享她心耘笔耕的《田园》

甫以《女儿》荣获2022台湾文学奖金典奖的台湾诗人零雨,携其2014年出版的诗集《田园/下午五点四十九分》的法译本─Terres sauvages─,先在5月11日来到巴黎凤凰书店,后又参加13日由巴黎外国文化中心论坛主办的第11届「文学之夜」活动,与法国读者们分享她的作品与她的世界。
1952年出生于新北市坪林区的零雨在受访时对记者说,这是她在国外将其诗集翻译成外国语言的第一个读者见面会,所以老远地做了15个钟头的飞机到法国来见见这里的读者们。在凤凰书店里,零雨表示,不同职业和国籍的读者们,很认真地聆听她约1个钟头的分享,也提出很好的问题,显示出处对现代诗的热爱,甚至对诗人的了解,令她感动、开心!
获得 2015 年吴浊流文学奖新诗类佳作奖的诗集《田园》中的诗作,零雨表示是她那时长期往返台北与宜兰之间,坐在火车望着窗外景色,心中感触而成。
台大中文系教授洪淑苓曾在品析零雨在《田园》中一首描述搭乘火车的经验写道:〈我喜欢〉每一段几乎都是用「我喜欢」来开头,以活泼畅快的语调诉说她喜欢搭乘火车,包括欣赏月台上的人潮和进进出出的列车。而车厢内小贩或是随车服务员叫卖便当、矿泉水和太阳饼的声音,乘客打电话说「喂现在到头城了你十分钟后∕来接我」等等的众生相和声响,都引发她的兴趣。其中写孩童在车厢里奔跑,尤为活泼可爱:
我喜欢两个孩童从这头打闹 ∕ 到那头祖父母无效的斥责
我喜欢他们冒失走向我的笔 ∕ 和纸问我你在干嘛
车上的这些人事物,也许有人觉得嘈杂,但零雨却是满心喜欢。
洪淑苓表示,车上的这些人事物,也许有人觉得嘈杂,但零雨却是满心喜欢。结尾时她甚至说:
我喜欢此时被绑架在 ∕ 这座椅的温度
我喜欢脱困时 ∕ 月台的第一口清新空气
关于诗集《田园/下午五点四十九分》中文原版的标题除了〈田园〉还有〈下午五点四十九分〉,零雨对记者解释说这其实是两首诗,两首时空可互为对照的诗,黄昏时刻的田园隐喻在资本主义下田园景致的变迁,她说:
零雨谈《田园 / 下午五点四十九分》名称缘由
Son Ling Yu
环保议题在零雨创作中似也占有一席之地,零雨表示,一直就很关注地球永续生态的问题,发现到人类真的是越来越浪费了,越来越不把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丰富资源当作一回事,所以早期是慢慢观察,到后来就把它形诸于笔下,而2010年出版的《我正前往你》最为明显,这本诗集中有许多关于整个社会形态转变的思考。从《我正前往你》到《田园/下午五点四十九分》的写作旅程中,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她对资本主义过渡消耗了自然资源的观察。
诚如诗评人沈眠在2020年指出,零雨至今的每一本诗集都有其主题,《城的连作》是都会生活的隐喻与探索,但同时又隐藏自然世界的向往;《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是关于古典事物的逆溯;《特技家族》改以简约句子写诗,神话与铁道两大主题也于焉成形;《木冬咏歌集》则有更多关乎宗教信仰的写作,火车的意象也持续占有一定位置。
之后的《关于故乡的一些计算》,零雨深情写下对坪林的怀念与回忆,她笔下的故乡,更像庞大的精神原乡;《我正前往你》里的火车经验变成直接冲击的意象,梦魇的气氛高涨,零雨直视资本主义对人性的伤害,扣回《城的连作》,但又更为激烈强悍,全面描述身在资本社会的痛苦,以及机械化时代的败坏与疯魔;紧接着的田园/下午五点四十九分》写台北和宜兰往返之间所见所感,是行旅之诗,同时寓意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田园没落、如今皆为人工造景的哀伤。而所有的诗歌都承载零雨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与反抗。《肤色的时光》则是她与所有衷心喜爱的伟大心灵们相处的灵魂纪录。
在新作《女儿》中,零雨将视野转向女人的命运,书写女儿与母亲的延续及转化。女儿像母亲一样,照顾病弱的母亲;母亲走后,女儿又成为自己的母亲。当代人的生命最后,常处于病痛的折磨,像漂流于黑暗的长河,零雨描绘生之旅途的各处风景,将回忆与感受重新归纳,「我把泪珠整理,分类,收藏」。
诗人零雨在巴黎期间,还参加了13日举行的「文学之夜」,是由「巴黎外国文化中心论坛」(FICEP)主办,FICEP为巴黎的国际性艺文组织,创立于2002年,由设置在巴黎的58个各国文化中心串联组成,藉由共享艺文网络,推广各国文化艺术。巴文中心作为创始成员及理事国之一,每年皆积极参与FICEP所主办的活动,推介台湾电影、文学、漫画、音乐等各类艺术型态。
「2023文学之夜」活动共有台湾、加拿大、奥地利、捷克等18个国家参与,除邀请作家上台讲述创作历程、介绍作品外,并让作家以法文或自身母语读诵作品,现场另有音乐演奏,周边并设有签书、购书和交换书籍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