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怪物》红毯首映 评论可圈可点 - 法国文艺欣赏
在开幕式后,第76届戛纳电影节周三拉开了竞赛的帷幕。在最受关注的主竞赛单元,共有两部影片上映,日本知名导演是枝裕和的 « 怪物»和法国导演凯瑟琳-科西尼的影片《回归》。在非竞赛单元,两位前金棕榈奖得主: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和维姆-文德斯当天也携各自剧组成员走了红毯。
首先来看两部主竞赛单元影片,曾以《小偷家族》获得2018 年金棕榈奖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今年再以新片《怪物》角逐大奖,《怪物》是主竞赛单元第一个放映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妈妈和她的儿子以及学校老师之间关系的惊悚故事:一个平静的湖畔小镇,男孩在学校和家里的行为越来越令人不安,疼爱孩子的单亲妈妈(安藤樱饰)决定与学校沟通,他的老师保利 (永山瑛太饰)似乎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但随着谜团的展开,事实证明比预期的更加复杂。
影评介绍说,这是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之后,第一部日语电影, 之前他执导的韩国阵容 《 掮客》和法国阵容的影片《真相》均反响不利后,再次回归到自己擅长的日本家庭题材。 另外,这也是是枝裕和罕见加入共同编剧的作品,特邀日本人气编剧坂元裕二参与编剧,这是兩人的首度合作;而更引人注目的是,电影的配乐由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制作,这位以电影《俘虏》《末代皇帝》主题配乐而闻名于世的音乐大家今年三月刚刚去世,因此《怪物》也成为他的最后之作。
《怪物》是是枝裕和第八次入围戛纳,法国《解放报》的观后评论说,通过“怪物”,是枝裕和再次审视了童年这个不透明之地,影片展现了他擅长的在平凡生活中勾勒肖像和细腻的风格,主题揭示的是成年人对孩子的一无所知,但其情节却淹没在一个不必要的混乱和误导性的迂回场景中,使得主题在最后时刻才最终体现出来。
《回归》导演科西尼:更希望外界专注于其电影本身
另一部放映的主竞赛单元影片是凯瑟琳-科西尼《回归》,科西尼是为数不多的活跃在法国导演界的女性之一,她的作品通常关注女性的心理和情感,探索社会议题。其中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是2015年的《美好时节》入围戛纳的特别放映单元。去年她凭借《破裂》入围戛纳主竞赛并获得酷儿金棕榈奖,在她今年第三次戛纳之旅中,她把我们回到了她的家乡科西嘉岛,追随科赫迪迦Khedija一位40多岁非洲裔女性的脚步,科赫迪迦为一个富有的巴黎家庭工作。夏天到来,雇主提议她前往科西嘉岛照顾孩子整个假期,利用这个机会她带两个女儿去到她的故乡,充满回忆的美丽之岛,两个少女沉浸在各种诱惑中,意外的相遇、冒险、还有初恋...
回归是在补充片单中才被宣布入围的;电影同时还伴随着争议:由于没有向当局报告涉及一名16岁以下女演员的模拟性爱场景,这部电影被剥夺了公共资金,而记者看到,放映的影片中该场景并没有出现。同时,也有报道称片场气氛恶劣,导致负责工作条件的联合电影局展开调查。在对法广现场记者的采访中,科西尼拒绝回答有关争议,她更愿意外界专注于她的电影本身。
双片入围导演文德斯携3D纪录片《安塞姆 基弗:流年之声》红毯首映
在主竞赛单元之外,周三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带他的3D纪录片《安塞姆 基弗:流年之声》在特别展映单元的首映。维姆·文德斯是德国新电影举足轻重的四杰之一,是戛纳电影节的宠儿,和中国独立导演王兵一样,他今年也是两部影片入选,并且都是一部影片入围角逐金棕榈,另一部进入特别展映单元,而更巧的是,两部入围特别展映的纪录片都是聚焦一位艺术家,是导演以摄影的方式与一位艺术家进行的对话。文德斯的这部影片聚焦的是德国当代重要的新表现主义绘画和雕塑大师安塞姆·基弗。
周四,华语影片开始登场,其中最受关注的主竞赛单元影片,王兵的《青春》将在下午将在戛纳对公众首映,这部时长三个半小时的纪录片是继2019年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之后,时隔四年华语片首次回归主竞赛单元,也是2004年美国导演迈尔 摩尔的《华氏911》入围戛纳,并获得金棕榈奖19年后,首次有纪录片入围主竞赛,其凝聚的关注与期待可想而知。继青春之后,另一部主竞赛片、美国导演让 斯蒂芬 萨瓦尔的新片《黑蝇》周四晚间也将对公众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