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去年繼續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不少城市出現「爛尾樓」或業主集體斷供事件,樓市下滑,令內房危機持續,自中央提出「保交樓、穩民生」要求,在不同支援措施下,內地樓市漸見穩定。有地產代理說,隨著內地年初回復跨省市活動,房屋銷售回暖。

有家庭趁去年底樓價低迷時,一筆過斥資逾700萬元人民幣購入二手別墅,改善居住環境,指樓價比高位回落兩成半,除了疫情影響,主要是業主急於賣樓套現。

中原地產中國內地總裁李耀智說,內地恢復跨省市活動及兩地通關後,內地人置業及港人到內地買樓都增加,整體樓市回暖,以大灣區為例,樓價上升約5%。但他認為,在「房住不炒」的國家政策下,相信樓價不會大升,會維持在穩定健康水平。

研究內地房地產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第一季全國房屋完工面積增加一成半,顯示針對「爛尾樓」問題的「保交樓」措施有成效,但部分發展商仍有資金壓力,當局需要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他們的投資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