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表示,政府正積極推展多個搬遷或設置政府設施於岩洞的項目,以善用土地資源、改善城市布局和環境,以及提升相關設施的服務質素。

局方舉例,渠務署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項目,現階段正在沙田女婆山挖掘及建造岩洞建築群。搬遷工程完成後,可騰出約28公頃土地,主要作創科發展之用。水務署亦展開了搬遷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往岩洞的建造工程,將配水庫搬進獅子山以南的山體後,可騰出黃大仙區現址約4公頃的珍貴土地,用作興建房屋和社區設施。

不過,當局指出,岩洞發展有不少技術限制及考慮,並非所有山體都適合發展岩洞,需要有足夠厚度的石層以發展項目所需的空間,而岩洞發展是由多條岩洞及連接隧道組合而成,並有間隔石柱支撐整體岩洞空間,因此未必適合放置一些體積大、不可分拆的設施。另外發展岩洞需要較高成本及較長時間推展,政府必須小心考慮不同發展方案的成本、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以及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至於在應對技術挑戰方面,政府積極應用創新科技,包括在挖掘岩洞工程中,使用備有監察系統的智能鑽挖機;使用混合實境科技,於工地現場使用特製的眼鏡顯示器,在爆破面投影爆破設計圖像,協助監督人員檢查數以百計鑽孔的準確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