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處昨日首次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歷時兩小時。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說,當時有些工友未必即時知道,但即使得悉警告,也不知應如何作出相應預防措施及安排,亦不知道本身工種勞動強度屬於哪一級別。

林振昇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工會有成員實地了解過,發現有些在工地的工友於警告生效期間休息,但屬於平時都有的安排,工友可能不知道在指引下,本身可享的權利或休息安排等。

他表示,就有關指引,不同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需時間處理,入職時僱主亦要向員工講清楚,並建議勞工處多作宣傳。

在同一節目上,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梁敬國認為,指引較複雜,施行時間亦較倉卒,希望勞工處與業界再解說清楚,而在地盤一向都有一些紓緩措施,例如休息或遮蔭安排,以及備有西瓜及涼茶等消暑食品飲品等。

梁敬國說,勞工處曾經表示有應用程式可供下載,提示如何處理,但他指出,即使已下載,由於工地的環境較嘈雜,工友或僱主亦未必即時得悉。另外,由於地盤環境及遮蔽地方各有不同,如何落實執行指引措施亦是問題。

另外,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漢賢說,本港今日陽光較猛烈,天氣情況與昨日差不多,暑熱指數將綜合考慮氣溫、濕度、空氣流通及太陽熱輻射四大環境因素,熱壓力風險因人而異,包括體質及是否屬於容易中暑群組等。

他表示,指數由2014年推出以來,達致30的水平通常在5至10月期間發生,5月份內平均有3至4日,最多的月份是7月,平均有16至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