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管齐下加强能源安全,海外交易和国内钻探并重
欧佩克预测今年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可能比去年高5%左右。
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中国最大的几家石油公司正增加国内钻探活动并在海外签署大型交易,希望借此确保能源安全,此举也导致与受美国制裁国家的贸易不断增加。
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的预测,今年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可能达到每日1,560万桶,比去年高5%左右。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因此其行为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全球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反复封控和严格的防疫限制后重新开放,人们可再次自由出行,工厂重新开工,对原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但中国政府正越来越多地在全球石油市场上寻求替代方案,包括扩大国内钻探规模,以及与巴西、卡塔尔和阿富汗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国内石油公司3月原油产量为1,820万吨,为2014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最大国有石油巨头之一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 600938.SH, 0883.HK)同月表示,在中国东北部的渤海发现了一个油田,该油田将为国内石油供应增加亿吨级的储量。
中国的原油生产和进口以吨计量。这一重量计量单位不能直接换算成桶,因其取决于包括石油密度和成分在内的各种因素。桶是容积单位,在全球更常用。
对能源国内生产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能源安全的担忧。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能源安全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重点。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4月中旬表示,“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推动加强能源安全的一部分举措。KLI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兼创始合伙人Ricardo Leiman称,在新冠疫情封控期间油价处于低位时,中国补充了石油储备。KLI Asset Management是一家专注于大宗商品的公司。不过中国从未公布石油储备量。
对冲基金Ocean Leonid Investments资深石油交易员Kelvin Yew称:“在世界日益两极分化之际,原油供应安全极为重要。”他表示,中国一直有进口石油的动机,因为中国自己的产量和炼油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他表示:“增加国内产量是有帮助的,但与需求相比存在巨大的缺口。”
中海油在渤海发现了一个油田,该油田将为国内石油供应增加亿吨级的储量。
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中国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进口了5,230万吨原油,是2020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分析师预期,今年进口将满足中国石油总需求的70%左右。
KLI的Leiman称:“中国国内石油需求的增长将超过其增加国内供应的能力。”
此外,中国已经与俄罗斯、伊朗等一些受到西方制裁的国家达成交易。这有助于中国以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水平购买石油。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退出一项核协议并重新制裁伊朗后,中国成为了伊朗石油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去年12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访问身为美国盟友的沙特阿拉伯,并推动海湾地区石油生产商与中国石油和炼油公司之间达成更多交易。中国和沙特还讨论了两国石油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问题,这挑战了全球石油贸易由美元主导的长期惯例。
研究公司BMI的油气分析师Emma Richards说:“我们看到中国愈发将自己嵌入中东能源市场,这与他们尝试扩大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是同步的”。
就对华石油出口量而言,俄罗斯和沙特一直不相上下,但地缘政治动向已经让天平向俄罗斯倾斜。
中国和俄罗斯已宣称中俄友谊“没有上限”,而且在西方制裁俄罗斯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已在进口更多的俄罗斯石油。
去年年底,俄罗斯超越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的数据,俄罗斯原油在中国3月份原油进口中占比18.4%,沙特原油的占比为17%。
习近平于4月26日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通了电话,这是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这两位领导人的首次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