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月份官方制造业PMI跌入收缩区

中国的反弹对于支持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国服务业活动4月份呈稳健扩张态势,表明在制造业迅速放缓之际,中国消费者继续驱动中国经济增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的数据,4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低于3月份的58.2,但仍高于50的荣枯线。该指数高于50表明非制造业活动扩张,低于50表明收缩。

与此同时,中国4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3月份的51.9降至49.2,意外跌破50临界点,表明过去一个月制造业活动出现萎缩。

这些数据意味着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复苏态势良好,但并不均衡。去年中国经济仅增长3%,当时反反复复的疫情封控把人们困在家中,导致工厂和商业停顿,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考虑到美欧经济在利率上升、通胀高企和对银行系统失稳的焦虑中失去动力,中国经济回暖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显得举足轻重。

持续强劲的非制造业PMI反映出中国政府去年年底结束动态清零政策所带来的一次性红利,这项政策在大约三年时间里制约了中国的服务支出。

周日数据显示,在三年抗疫期间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制造业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降温,凸显出在利率上升挤压美欧经济增长之际,中国无法靠出口拉动经济。

Cocona Inc.首席执行官Jeff Bowman说,该公司第一季度收入比公司预期低25%。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州波尔德的Cocona生产用于服装和床上用品的调温材料。Bowman说,订单受到影响是因为购买其产品的中国服装制造商本身面临美国零售商需求降温的压力,这些美国零售商的仓库里堆满了待售商品。

“他们没有购买新产品。这对供应链产生了影响,”他说。

鉴于中国出口和制造领域今年可能处境艰难,加上债台高筑和房价持续数月下滑重创了房地产行业并导致投资疲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指出,疫情防控放松后,许多家庭积累的储蓄和被压抑的需求有待释放。

外出就餐、逛商场和国内度假活动的激增已经让中国经济获得提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之所以取得4.5%的同比增长,强劲的消费功不可没。

随着天气变暖,这一势头有望延续到夏季。据中国线上旅游出行服务平台飞猪(Fliggy)的信息,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景区门票、机票、酒店预订量均已超过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前一年)同期,累计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这是消费需求旺盛的一个迹象。今年中国“五一”假期从4月29日开始,为期五天。

中国的制造业正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冷却。

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中国政府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计实际表现可以轻松超越这一目标。

经济学家们说,不太清楚的是,消费支出的激增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引发更广泛的经济复苏,进而重振招聘和商业投资。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驻香港的高级中国经济学家Serena Zhou称,问题在于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足够的增长,从而降低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

她表示,需要观察报复性消费能否转化为实际需求,从而推动长期经济增长回升。她指的是被压抑的服务消费需求。

在上周五透过官方媒体发布的新闻稿中,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表示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强劲,但承认尚不能保证本轮复苏能否持久。

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表示:“需求仍然不足……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