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热度过高,美联储加息恐难收手
工资增长在今年年初保持高位。
图片来源:Bebeto Matthews/Associated Press
投资者眼巴巴等待美联储在本周的议息会议后传递“5月加息,躬身而退”的讯号。但最近出炉的经济数据表明,该央行恐怕无法这样做。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第一季度就业成本指数环比上升1.2%,这大于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期中1%的升幅。该指数同比上升4.8%,与去年第四季度5.1%的同比升幅相去不远,且大大高于美联储决策者心目中与其2%通胀目标相契合的水平。
同样是上周五,美国商务部在月度个人收支报告中称,其衡量总体消费者价格的指标3月环比基本持平,但衡量核心价格的指标(剔除食品和能源类别,以便更好地反映通胀的基本趋势)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上升0.3%。核心价格指标同比上升4.6%。
这两份报告对定于本周三结束的美联储会议都会有影响。
长期以来,美联储一直认为,美国劳工部的季度就业成本指数或许是关于工资上行压力的唯一最佳注解。这是因为,不同于月度就业报告中的平均时薪数字,该就业成本指数会对劳动力结构变化因素进行调整。例如,低薪劳动者相对于薪资较高劳动者就业的增加可能抑制平均时薪,但不会对该就业成本指标产生同样的影响。
前述就业成本报告有一个让人惊讶的地方:剔除一次性激励(比如发奖金),当季私营部门薪资环比增长1.5%。该数字没有经过季节性波动因素调整,因此很可能夸大了基本的工资上行压力,但这是自去年第一季度增长1.6%以来的最大增幅。
同时,美国商务部的消费者价格数据是美联储衡量通货膨胀的首选指标。在这些数据中,美联储将尤其关注服务价格同比增长5.5%的问题。该数据增长部分是由住房价格8.3%的增长推动的,其中主要反映了房租的增长。住房价格用来计算房主和租房者的住房成本。民间的房租指标已经大幅放缓,美国商务部的住房价格指标滞后于新签租约的价格,因此可能也将开始走软。即便如此,强劲的服务业价格还是会让美联储更加担心薪资增长将渗透至通胀。
自从4月初公布了强劲的3月就业报告以来,关于美联储将把隔夜利率目标范围再次上调四分之一个百分点的预期几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投资者一直预期这将是最后一次升息,并据此进行操作,因为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Signature Bank的倒闭,以及后来First Republic Bank一直陷在困境中,实际上相当于进一步升息。
事实很可能如此。但是,如果没有更有力的证据表明,薪资和通胀压力正在降温,决策者将希望继续敞开进一步加息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