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影响力之争延伸到太平洋地区的警务合作
所罗门群岛警察接受中国警务联络小组的培训。
图片来源:handout/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Mike Cherney 发自悉尼 / Austin Ramzy 发自香港
去年,所罗门群岛的数十名警员前往中国,他们参观了当地派出所,并接受了徒手格斗、要人护卫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这些警察赴中国接受培训期间,澳大利亚向所罗门群岛警方捐赠了13辆警用汽车和60支步枪,并表示将提供培训,帮助警察保护外交人员、政界人士和来访要人。对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抗中国的战略,身为美国盟友的澳大利亚充当了支柱。
随着美国及其盟友寻求对抗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警务合作已成为重要的博弈领域;太平洋地区拥有重要航道和军事基地,这些资源在未来任何围绕台湾的冲突中都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1月份,斐济新任总理告诉当地媒体,他将废除与中国政府签署的一项警务合作协议,认为斐济和中国的价值观不同。澳大利亚最近与萨摩亚和瓦努阿图签署了深化执法交流的协议。
一些太平洋地区的领导人已对中国的警务培训产生了警惕情绪。帕劳总统惠普斯(Surangel Whipps Jr.)表示,他担心此类项目可能会宣扬威权价值观。帕劳与美国关系密切,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人们与威权型政府打的交道越来越多......也许会开始觉得那是正常做法,是政府运转的更好方式。”他称:“这些理念开始渗透,所以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确实是个危险的问题。”
美国也在加强执法援助。美国海岸警卫队参与了这方面的行动;该警卫队帮助太平洋国家防止非法捕鱼,并正增加在该地区的存在。美国驻斐济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美国国务院将为太平洋地区的警官举办讲习班,让他们为参与联合国的行动做好准备。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太平洋事务系副教授Graeme Smith表示,该地区只有几个国家拥有军队,因此如果想拥有此类影响力,必须通过警察。
帕劳总统惠普斯表示,他担心中国警务培训项目可能会宣扬威权价值观。
图片来源:ahmad gharabli/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外交政策专家称,警务合作可能有助于中国收集情报,并促使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建立更密切的安全关系,甚至可能让中国建立永久性的军事存在。北京方面否认正寻求在所罗门群岛建立基地,中国已与该国签署了警务和安全协议。
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美国盟友长期以来一直向太平洋国家提供警务支持,以促进区域安保并打击全球毒品贸易,而中国通常也认同这些目标。但是,据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称,华盛顿担心北京方面在执法的幌子下捐赠的技术可能会延长中国的监控触角,而且警务援助往往侧重于让公民守法,而不是全面改善刑事司法系统。
中国官员说,他们的执法合作是以平等和互利为基础,符合国际法,而且能促进和平与稳定。中国外交部没有回应关于其警务援助的目的以及所提供的培训类型的问题。
在太平洋国家,街头小打小闹的抢劫行为和跨国犯罪屡见不鲜,对这些国家来说,寻求中国援助并不总是难以获得支持。对一些领导人来说,美中之间的大国竞争是一个从两个阵营获得援助的机会。
2021年底所罗门群岛爆发内乱时,澳大利亚像过去一样派出军队和警察来帮忙。但中国也派出了警察;在所罗门群岛与台湾断交后,中所两国于201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去年,中国和所罗门群岛签署了警务和安全协议。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不久后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这样一个政策:‘与所有人为友,不与任何人为敌’。 ”二战期间,美军曾在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与日军作战。
据所罗门群岛称,中国最近提供了设备,包括数字通信系统、法医解剖实验室、车辆、摩托车和水炮。所罗门群岛政府提供的图片显示,中国培训人员正在演示近身搏斗技术和如何使用警棍。
澳大利亚驻所罗门群岛前高级专员James Batley说,有两个层面的担忧,一是一般意义上的担忧,在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长期以来一直是主要的安全合作伙伴;另一个就是普遍的关切,即与其中一些国家的安全或警务合作可能会引导双边关系走向何方——中国想要这种关系走得多远。
中国曾向其他太平洋国家提供过警务援助。根据弗吉尼亚州威廉和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的研究实验室AidData的数据,这包括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提供摩托车和制服,向瓦努阿图提供防暴装备、制服和其他设备。
图为平潭岛,中国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太平洋拥有在未来涉及台湾的任何可能的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航道和军事基地。
图片来源:greg bake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中国正寻求进行更多全球执法合作。根据一项新的安全倡议,中国计划未来五年再为5,000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警察和安全官员提供培训。据位于中国东北城市沈阳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称,截至2019年,该校已为来自101个国家的2,700名执法人员进行了培训。
开展更多警务合作能使中国有更正当的理由参与全球事务,而且中国国内民众也乐见中国警察的身影出现在海外。相比发展公民社会的措施,警务培训更加贴合中国政府。总体而言,中国政府对公民社会抱以怀疑。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海外开展警务合作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打压抗议和异议。根据法庭记录和人权组织的说法,中国安全官员利用威胁和骚扰的手段,迫使受指控的出逃者从美国等国家返回。美国与中国没有引渡协议。西方国家已对中国特工在海外开设秘密警察站表达担忧。中国政府曾表示,其在海外的行动一直遵循法律。
斐济是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国家,也是太平洋地区的一个枢纽。虽然斐济拥有军队,但在该国开展警务合作有助于中国为在其他地区的安全关系绘制蓝图。前澳大利亚陆军军官Peter Connolly研究了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他说,2021年中国在斐济部署了一名警务联络官,这为在没有军队的国家使用警务人员担任准国防专员或安全顾问树立了先例。
他说:“随着中国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大多数太平洋岛国继续欢迎中国的经济援助,但同时开始抵制安全协议。”
去年,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见了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
图片来源:Susan Walsh/Associated Press
中国的一些分析人士将斐济总理兰布卡(Sitiveni Rabuka)废除对华警务合作议的决定归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中国外交和军事评论员张殿成写道,他认为兰布卡此举违背了斐济支持加强与中国接触的民意。
他写道:“兰布卡的对华政策调整,并非出于国家利益,而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为标准。”
美国驻斐济大使馆发言人说,有关斐济与其他国家关系的问题应直接向斐济政府提出。兰布卡的办公室对此事不予置评。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Smith表示,兰布卡在终止与中国的警务协议时提到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共同价值观是正确的。
Smith称:“除非你想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专制国家......否则你不应该接受中国的警务模式,因为这关乎社会稳定,而不是关乎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