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咨询公司展开调查,暗示对间谍活动存在担忧
警方突击检查了一些公司办公室,这是中国为保护国家不受外国影响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James T. Areddy / Liyan Qi
中国通过官方媒体暗示,中国国家安全机构正就国内尽职调查行业是否被用于外国间谍活动展开一项全国性调查。该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向在中国的西方企业提供服务。
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官方新闻机构称,在西方施压中国之际,有的咨询公司对国家安全问题意识淡薄,为了牟取经济利益,频繁游走在法律边缘,收集了军工、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情报信息。中央电视台称,一些国内咨询企业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最终沦为境外刺探、收买、套取国家秘密和情报的帮凶”。
以信息为基础的的尽职调查行业对商业交易至关重要,涉及从评估企业兼并到建立供应链等多个领域,而且许多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在中国都有业务。然而,为了限制外国对中国影响,中国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加强了对更大范围数据和数字业务活动的控制,包括信息收集的行动,令该行业突然成为重点监管对象。
中国警方已经走访了一些公司,还拘留了一些工作人员。有企业管理人士说,这种指控破坏了中国政府吸引新的外国投资的努力。
在周一播出的15分钟的调查性报道中,中国中央电视台称,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为实现对华遏制打压战略,窃取中国军事军工、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情报信息活动日渐猖獗。报道指出,“背景复杂”的境外机构,为规避中国法律法规和重点敏感行业监管,借助国内咨询公司等行业,窃取中国重点领域国家秘密和情报。
国际咨询公司在中国的本地业务,如会计和律师事务所,往往在中国依法注册为国内公司,有时与国际品牌只是合同关系。在其他一些情况下,本地咨询公司为外国咨询公司提供商业服务,就像一个国家的律师事务所雇用另一个国家的律师事务所一样。
上述节目着重报道了对该行业中成立于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和纽约的凯盛融英(Capvision)的调查。报道称,警方突击检查了凯盛融英在中国几个城市的办公室,报道中讲述了据称违反国家安全法规的活动,并表示正对该公司及其雇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但没有说明是否已经采取了任何法律行动。
记者未联系到凯盛融英的管理人员。报道播出后不久,凯盛融英在中国发布了一份网上声明,称其将坚决贯彻国家安全发展观。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月底报道称,警方就凯盛融英网络中的中国专家姓名询问了其当地员工。
据央视报道,凯盛融英大量接受与外国政府关系密切的海外客户的项目。该公司在专家网络咨询领域开展业务,即客户付费与业内人士接触。央视报道称,该公司的专家提供有关国防、能源和高科技公司的信息,还有越来越多中国认为敏感的其他行业的信息,且咨询常常以电话的形式进行。
一家地区广播公司播出的另一则报道也强调了凯盛融英涉嫌开展的活动,该报道称,对凯盛融英苏州分公司的联合执法行动在全国其他多地同步展开,包括上海、北京和深圳等主要商业中心。
上个月,警方查访了作为凯盛融英中国大客户之一的咨询公司贝恩公司(Bain & Co.)的上海办事处。此次央视报道罕见、详细地披露此类调查之前,主管部门于3月底突击搜查了尽职调查公司Mintz Group的北京办事处,并拘留了本地员工。日本政府曾表示,一些在华日企的日籍员工在所谓的间谍调查中被拘留。
贝恩公司和Mintz未回应记者的提问。总部设在波士顿的贝恩公司此前表示,公司在配合中国有关部门工作。总部设在纽约的Mintz之前表示,该公司获得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许可,公司运作透明且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
央视报道称,国家支持咨询行业发展壮大,鼓励咨询行业开展国际贸易。
跨国企业通常会雇用尽职调查公司来分析商业领域,包括确保相关业务符合美国的法规。
中国政府以前曾警告,可能会采取措施回应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企业的行动。美国政府的行动包括,阻止某些高价值半导体的贸易;因担心间谍活动而寻求立法封杀TikTok等在线技术;因担心棉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等产品是用强迫劳动力生产的而对涉及新疆地区的贸易和投资施加限制。
央视周一的这一节目援引一名现已入狱的前研究人员的话报道,凯盛融英的工作人员提出可以支付额外的咨询费用,在金钱的诱惑下,他提供了前雇主的产品成本和利润率等信息。
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一名未具名干警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凯盛融英的一些受访专家在涉外谘询中泄露了内部敏感内容甚至国家秘密和情报。这名干警表示,国家安全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咨询行业的监管和指导。
(更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