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苏动能减弱,预示全球经济前景堪忧
上个月,学生们在中国湖州的一个生产车间学习控制工业机器人。
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中国新冠疫情后的增长势头正在减弱,青年失业率创下历史新高,这预示着被寄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国复苏前路坎坷。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4月份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都没有达到经济学家的预期。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也有所下降。
最突出的数据之一是4月份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20.4%的纪录高位。去年年底该失业率为16.7%,从那以来一直稳步上升。
综合来看,这些数据表明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势头正在放缓,为已经面临银行业动荡、通胀居高不下和乌克兰战争影响的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在这些数据发布之前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的复苏不会像过去那样有力地推动全球增长。
到目前为止,经济复苏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去年年底中国取消实施了近三年的严格防疫措施后,对旅游、外出就餐和其他服务的压抑需求出现井喷。虽然中国经济仍基本处于正轨,但有经济学家表示,目前还不清楚这样的反弹可持续性如何。债务负担和举步维艰的住房市场正在拖累增长,而且复苏仍然不平衡,部分人口被排除在外。
经济学家们尤其关注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在持续三年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旅行限制打击了人们外出消费的意愿后,劳动力市场形势是消费者信心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随着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加剧,年轻一代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也加剧了人们对国内社会不稳定的担忧。中国的青年人失业率一直比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高两到三倍,自2021年底以来从未降至15%以下。
虽然许多经济学家最近将对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提高到接近6%,超过了政府决策者在3月份设定的约5%的增长目标,但这些经济学家对中国政府是否会在短期内降息仍然存在分歧。
野村(Nomura)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周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告诉客户,中国出现螺旋式下降的风险上升,他预测今年下半年基准贷款利率可能会下调。
至少从175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据联合国估计,就在今年4月,印度会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而且到下个世纪初,印度的人口预计将是中国的两倍。在这一分水岭时刻到来之际,《华尔街日报》探究了人口的变化对个各国家的未来以及全球经济可能意味着什么。封面图片制作:Jacob Anderson Nelson/WSJ WSJ S Chinese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经济学家胡东安(Tommy Wu)表示,在中国经济面对劳动力市场松弛和通缩风险上升之际,这份弱于预期的经济报告为政府进一步放松政策打开了大门。
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Bruce Pang)认为,虽然中国可能会使用一些刺激措施,但中国央行或许不得不暂缓放松货币政策的计划,部分原因是担心资产泡沫膨胀。庞溟说,周二发布的弱于预期的数据显示,在重新启动增长引擎后保持其运转是多么困难。
周一,中国央行连续第九个月维持利率不变。与此同时,央行发表声明称,中国并未出现通货紧缩,不过该行承认需求疲软使通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央行表示,新冠疫情的“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去年年底政府突然取消严格的新冠防疫规定所引发的兴奋情绪导致服务支出激增。但今年4月份,这种服务消费热潮似乎已失去动力。
尽管代表消费情况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4月份同比大增18.4%,但如此高的增幅主要归因于去年同期比较基数低,当时上海长达两个月的全市封控扰乱了供应链,打击了全国消费者的信心。
这一结果也低于此前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增长20.5%。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仅增长0.5%。
服务支出一直是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力,而商品支出则落后。周二的数据显示,这种分化在4月份继续存在,家用电器、家具等商品的销售仍然低迷,而餐饮业的消费势头继续增强。
工厂活动的表现也令人失望,4月工业增加值环比下降0.5%,反映出由于西方国家的零售商在通胀上升的情况下减少了新订单,出口需求疲软。
包括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4月份意外放缓,今年1-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4%,较去年0.9%的微弱增长率进一步放缓。
今年1-4月,全国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增速较1-3月的5.1%放缓,也低于此前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的5.3%增速。
房地产行业继续对经济构成拖累,该行业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里遭遇了大幅回落。今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2%,降幅比第一季度的5.8%扩大。
在劳动力市场,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第三个月下降,4月份降至5.2%,为2021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中国问题经济学家卢姿蕙(Louise Loo)表示,这一好消息被青年失业率连续第四个月上升所掩盖。在新冠疫情之前,青年占到了服务业就业人数的近40%。
卢姿蕙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认为经济复苏是由服务业带动的,然而青年失业率达到20%的事实确实表明这种复苏动力不会持久。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周二说,今年夏季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再创新高,“稳定和扩大青年人的就业仍然需要持续加力”。
部分原因在于就业市场的错配。中国的工厂很难招到年轻工人,而许多近期毕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蓝领工作。
在北京,Yao Jiaoqing上个月辞去了咖啡馆的咖啡师工作,因为她无法再忍受这份月薪还不到人民币3,000元(约合431美元)的苦差事。
2018年毕业后,Yao在电信和在线旅游行业都工作过。这名现年27岁的年轻人说,她辞去这些工作是因为她觉得在大公司里做一个小齿轮太累了。她觉得咖啡店的工作很有吸引力,那里不需要加班。
Yao说,从跟她情况差不多的人的状况来看,她估计年轻人的失业率可能比官方数据显示的还要高。
她说,看着周围年龄相仿的朋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现在没有工作,她只想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