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存款利率成为中国银行业紧要任务
中国的银行下调了某些类型的企业和个人存款账户的最高利率。
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中国多地的银行正大幅下调存款利率。此前一年,贷款利率下降和创纪录的高储蓄水平挤压了这些银行的利润。
根据这些银行的声明和中国官媒的报道,本周十多家银行下调了某些类型的企业和个人存款账户的最高利率。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银行加入这一行列。
最近利率下调的平均幅度为30个基点,此前几周和几个月里,从国有银行巨头到小型农村银行等中国其他一些银行也纷纷下调了存款利率。
去年,在中国经济低迷之际,中国各商业银行响应政府官员和监管机构的号召,增加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贷款。其中,许多银行降低了贷款利率。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一些银行提供的房贷利率甚至低于广泛使用的行业基准。
另一方面,许多银行的存款和储蓄增加,因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前景和中国之前对民众出行的限制导致个人和公司在疫情期间存了更多钱。
Jefferies中国金融和房地产研究主管陈姝瑾说,银行的净息差情况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她说,如果股本收益率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扩大的趋势继续下去,一些银行的资本状况可能会面临压力。
净息差是一个衡量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银行资产获得的收益与银行为吸收资金(包括存款)支付的费用之间的差异。中国监管机构对银行净息差的官方指导水平是至少为1.8%。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2022年底,整个银行业的净息差从上年同期的2.08%降至1.91%。Wind数据显示,这是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城市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更低,2022年底平均为1.67%。
CreditSights分析师Karen Wu表示,较小型的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更大,部分原因是他们不得不依靠成本更高的存款产品来吸引客户。她说,在她追踪的银行中,有一半的银行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净息差低于1.8%。
Wu说,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她还表示,中国的许多银行要么已经降低了存款利率,要么正准备降低。
各银行在最新的降息行动中降低了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的利率上限;通知存款的存款人在提款前必须提前通知银行,协定存款是企业与银行签订协定存款合同,双方商定存款额和利率。
在一个极端的案例中,广西的城市商业银行桂林银行(Guilin Bank)将上述两种存款的利率上限降低了55个基点。这样一来,通知期限为1天的存款利率降至1%,通知期限为7天的存款利率为1.55%。
平安银行(Ping An Bank)上周末表示,将把该行大多数分行超过一定水平的人民币存款的通知存款利息限定在类似水平。该行的母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Group)曾在4月底表示,平安银行2023年前三个月的收入约合65亿美元,同比下降2.4%,原因之一是“净息差收窄”。
在中国最近的劳动节假期期间,人们在餐饮和购物上荷包大开。一些经济学家说,下调存款利率会鼓励消费者将钱用于支出而非存起来。
图片来源:Mao Siqian/Zuma Press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银行业分析师诸蜀宁(Nicholas Zhu)表示,在更广泛地降低存款利率方面,银行之间面临着一些“协调挑战”。他说,在规模较小的银行最近下调他所称的特种存款产品的利率之前,其他银行早在去年9月就已经下调了定期和活期存款利率。
诸蜀宁还称,自去年以来,银行存款一直在稳步增长,这使得银行更有意愿下调利率。他预计大多数普通存款账户的利率不会下调。
中国国有银行的股价最近几个月上涨,投资者押注这些银行将从中国经济增长反弹中受益。
一些经济学家说,下调存款利率除了可以帮助银行提高利润,还会鼓励消费者将钱用于支出而非存起来,进而提振中国经济。在中国最近的劳动节假期期间,出行人次超过疫情前,人们在餐饮和购物上荷包大开。
然而,这并不是必然的。澳新银行(ANZ)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Zhaopeng Xing)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存款利率下调对消费的影响有限,因为家庭的利息收入也下降了。他还说,人们可能决定用现金偿还债务,而不是用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