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称有组织犯罪改变了东南亚的贩毒路线
联合国警告称,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合成毒品市场正变得更加多样化,毒品交易集团正在使用新的走私路线,以向整个地区运送大量冰毒(甲基苯丙胺)及其他毒品。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在2日表示,去年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缉获了近151吨冰毒以及创纪录的27.4吨氯胺酮(又称“K粉”),从而较2021年缉获的毒品数量增加了167%。
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这两个地区合成毒品情况的最新报告,并且指出,在过去10年内,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几乎每年缉获冰毒的数量都会打破记录,尽管2022年缉获的毒品数量回到了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但是这可能与生产与供应减少的关系不大,而是与贩运者转用新的走私路线以避免侦查或拦截有关。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指出,为规避侦查,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在“金三角”(指泰国、缅甸与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块三角形地带,基本上处于毫无法律监管的状态)将大量冰毒从缅甸中部处于军方控制下的地区转移至安达曼海。这还不包括继续通过泰国北部和老挝走私的。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代表杰里米·道格拉斯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有组织的跨国犯罪集团能够预测、适应并试图规避政府方面的行动,在2022年,我们看到,他们比过去更多地活跃在金三角的泰国边境附近。”
道格拉斯在评论贩毒组织使用的、穿过缅甸中部的新路线时表示,“似乎很少有人会看向这个特定方向。”需要指出的是,缅甸军方正在当地与亲民主的部队开展愈演愈烈的军事行动。
道格拉斯在其报告中指出,“缅甸中部本身的供应也显著上升,毒品贩运者开始悄悄将毒品转移至海岸线——这些供应实际上是通过安达曼海上的航线进行运输的。”
道格拉斯表示,对领土的控制,以及在有组织的犯罪集团以及分布在金三角地区的武装团体伙伴控制的地点内进行生产和分销的自由,使这些毒品生产商能够“为扩大市场和控制市场而大规模增加供应并使供应多样化”。
“换句话说,最强大的区域贸易网络能够在高度确定其不会被叫停的情况下运作,因此,它们能够决定市场的条款和条件。”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称,虽然“金三角”和缅甸掸邦仍然是该地区合成毒品生产和鸦片种植的中心,但是有组织的犯罪集团仍通过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生产中心来保护自身免受风险,而柬埔寨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道格拉斯表示,“柬埔寨已经成为区域毒品贸易的重要中转地,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制造点。”
他还指出,“在该国全国范围内发现了一系列工业级规模的氯胺酮秘密实验室、加工仓库和储存设施,这为该地区以及国际合作伙伴敲响了警钟。”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表示,南亚地区也更加紧密地融入了东南亚的毒品供应市场,“冰毒从缅甸大量贩运至孟加拉国,并进入印度东北部,而且这种频率还在进一步上升。”
该办公室补充称,“在该地区,冰毒的批发或街头零售价格在2022年保持不变,或是跌至历史最低水平,这表明毒品的供应并未中断。”
该联合国机构还指出,地区当局还发现了大量混合冰毒与氯胺酮的货物,这表明犯罪集团正在“将这两种毒品捆绑销售,以提高新市场对氯胺酮的需求”。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合成药物区域协调员英希克·西姆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该地区的氯胺酮情况,从很多方面反映了犯罪集团在2010-2020年代中期,以供应为导向来扩大冰毒市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