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崛起 为何预言从未应验?
印度的经济崛起经常受到西方分析家的鼓励和认可,因为它一直保持着民主制度,并没有像其他类似国家一样——直到最近——陷入专制模式,然而,印度崛起的预言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重复,但从未应验,这表明其所依据的假设存在明显缺陷。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南亚项目主任米兰·瓦什纳夫(Milan Vaishnav)在其发表在《外交事务》上的文章中,试图通过对阿绍卡·莫迪(Ashoka Modi) 《印度崩溃》(India Is Broken)一书的评论来探究这一预言的漏洞,对于理解印度崛起的明显绊脚石,这是一本重要而有用的书籍。
在近几十年来充斥外交政策分析的众多陈词滥调中,没有比印度不可避免的崛起更广泛或更持久的比喻了。印度一直寻求在自由民主的基础上在地缘政治上崭露头角,并因其分布在广大地区的庞大人口而得到加强,随着美国的赋权及其与具有扩张主义抱负的中国寻求制衡的愿望,正如美国人所相信的那样,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使一些观察家——也许是印度领导层本身——相信这个期待已久的时刻已经到来。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印度经济将在 2023 年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预计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 6.1%,高于新兴市场 4% 的平均增长率,是全球工业增长率 1.2% 的五倍,在中国经济长期放缓、因新冠大流行政策和高劳动力成本而步履蹒跚的背景下,已表示有兴趣重新分配工厂的国际公司,苹果和富士康等公司正在考虑扩大在印度的业务。
印度不断增长的人口——根据最新估计为 14.1 亿——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随时超过中国人口(联合国预计这将在 7 月初发生),此外,印度40%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因此,印度青年的相对实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不仅因为它对经济生产力的潜在推动作用,还因为它在未来几十年对潜在消费者群的影响。印度的年轻消费者在《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 500 强企业榜单中名列众多企业的增长预期之首,这得益于他们拥有智能手机、接触数字工资系统以及他们对可口可乐和 Netflix 等国际品牌的文化接受度。
纵观其历史,印度的政治变迁限制了该国扩大基础设施、改革税法和金融法规以及改善基本奢侈品的能力,然而,这些规则现在可能会改变,印度人民党及其领导人纳伦德拉·莫迪总理在2014 年和 2019 年连续两次赢得议会多数席位,印度人民党的胜利以及其对手印度国大党的衰落,是政府在不久的将来保持稳定的保证,以前实力较弱的印度政府往往不得不通过导致无所作为和僵局的艰难讨价还价,来平衡执政联盟两翼的竞争议程,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人民党将在 2024 年大选中继续执政,唯一值得争论的问题是,印度人民党将获得多大的多数席位,由于对议会的牢牢控制,印度人民党拥有必要的政治影响力来推动期待已久的经济改革。
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推动印度不可避免崛起的说法似乎很脆弱,处理印度的矛盾是一种精神上的努力,涉及消化不协调的因素,经济方面,印度形势喜忧参半,一方面,印度稳步步入本世纪末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轨道,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增长乏力、工业过早衰退以及大量非正规经济的存在,其以服务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已经步履蹒跚;在政治上,印度曾被誉为亚太地区民主的闪亮灯塔,但它也是世界上最令人失望和最叛逆的国家之一,多数印度教徒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权力分立薄弱以及媒体平台的封口正在加剧。
很少有民主国家可以与印度宪法为历史上的弱势群体或印度国家领导层的多样性规定的平权行动措施相提并论,然而,印度城市中的穆斯林正被限制在越来越封闭的社区中,女性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也很小,即使法律禁止下水道清扫工的工作——工人手动清除人类排泄物——这仍然大规模存在,该国大多数工人被归类为工人阶级。
在所有这些截然不同且相互交织的叙述中,印度裔美国经济历史学家阿绍卡·莫迪的新书应运而生,提供了描述世界对印度的半空玻璃杯的典范读物,《印度崩溃》系统地推翻了 CEO 和政治家们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迷人的国际会议上编造的印度故事的现成版本,这本书带领读者一探印度的阴暗面,那里腐败猖獗,民主只存在于理论而非实践中,最近对印度游行的大部分批评都集中在印度教民族主义和印度人民党的崛起上,而历史学家莫迪则进行了更深层次地解读,将印度独立以来历届政府的失败联系起来,其领导层与印度国大党、印度人民党和其他地方小党交替出现,并密切关注印度问题的深层根源。
并非所有闪闪发光的都是金子
莫迪是一位出生于印度的经济历史学家,目前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他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了几十年,研究全球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案,在他成为美国公民的那天,他的父亲表示,他的儿子“永远是一个印度人”,正是这种与祖国的亲密联系激发了莫迪的愤怒情绪,当他在书中处理他的主题时,不是用旨在剖析对印度的传统观念的医疗手术刀,而是用锤子来粉碎这些观念。
莫迪的论点以其简洁吸引了我们,独立75年后,印度的民主和经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印度的特点可能是有 600 多个政党参加的竞争性选举、高选民投票率和定期的权力轮换,然而,历史学家莫迪忽视了这些民主实践,认为这不足以表明民主是否健康,相反,他指出,“薄弱的规则和问责制使民主法律和制度成为有影响力和权力的人手中的玩物。” 今天,“犯罪”行为和私利几乎是印度政治成功的先决条件,十分之四的当选国会议员在当选时都面临未破的刑事案件,而且,十分之八的人都是百万富翁阶层,他们几乎都认为,在竞选广告上挥霍无度,只是为了换取未来巨额收入而必须支付的预付款。
至于印度一向备受赞誉的经济,莫迪摒弃了经济学家对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传统痴迷,而是侧重于工作机会的可用性和人类发展水平,在这方面,莫迪认为,印度一再未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未能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例如卫生和教育,使公民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莫迪还表示,印度劳动力的苦难与共和国本身一样古老,1995 年的就业机会短缺估计约为 2500 万个工作岗位,而 2019 年估计至少有 8000 万个工作岗位短缺,这表明在新冠大流行之后,这个数字可能会更高。
尽管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但印度在基本生活水平方面并没有取得类似的进展,即使在该国的富裕地区,营养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在经济活跃的泰米尔纳德邦,仍有 30% 的年轻人营养不良,这比越南的营养不良率高出 10%,尽管两国公民的月收入水平相近。
历史学家莫迪在为印度支离破碎的经济和民主而哀叹和哭泣时,将责任归咎于所有人,他承认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一位“不谋取个人利益或声望的受欢迎的领导人”,但抨击尼赫鲁“将所有赌注都放在重工业上,这一战略没有为需要的大众服务”,尼赫鲁的女儿和政治继任者英迪拉·甘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愤世嫉俗、散布口号的政客,一心想紧握权力不放。” 由于英迪拉·甘地缺乏任何连贯的经济或政治意识形态,她“将维持她的权力存在视为她的首要目标”。
也许现任印度总理很受国际社会欢迎,但他更接近成为“印度教”追随者中“受欢迎的英雄”,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印度人民”党的基础,其经济承诺不是基于促进初创企业,而是基于“支持我最喜欢的实业家”,历史学家莫迪悲观的评估使他看到了今天的印度与导致 1947 年印度次大陆血腥瓜分的惨淡岁月的“印度教-穆斯林分裂和严重的经济不平等”之间的相似之处,如果现在确实像预测所说的那样,印度出现在聚光灯下,那么,它很可能出于所有错误的原因而发生。
审视印度的缺陷发展模式,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地方,联邦制度、薄弱的国家能力以及新德里问责机构的干预,包括中央监察委员会(反腐败机构)和行政和财务控制(审计政府支出),所有这些都阻碍了印度的增长。历史学家莫迪指责另一方,认为印度表现不佳是思想造成的,而不是利益或制度造成的,莫迪对印度政治精英的谴责基于两项指控:第一,印度领导人从未承诺过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从未对需要为公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一基本信念产生过认识。
印度模式.. 糟糕的开端
在历史学家莫迪看来,尼赫鲁错误的经济信念是导致印度走上失业率上升道路的第一罪过,长期以来,批评者一直将矛头指向尼赫鲁,因为他大胆宣传“费边社会主义”,众所周知,这是一种结合了对市场经济的怀疑和国家主导的重工业采用的意识形态,尼赫鲁希望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刺激后殖民时代印度的投资和自给自足的增长。
与这种常识相去甚远,莫迪辩称,“尼赫鲁,无论是迷恋费边社会主义、苏联意识形态,还是他对正义和平等的公开承诺,都从未实施过其中任何一个。” 事实上,尼赫鲁是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沃尔特·罗斯托等现代化理论家提倡的“强行推进”工业化战略的拥护者,正如尼赫鲁自己所说,他相信印度工业将“自我喂养、自我推动、自我成长”。
历史学家莫迪在其著作中指出,尼赫鲁坚持这种发展模式的强硬态度,错失了仿效日本明治文艺复兴成功的大好时机,这是基于激活高质量的教育课程,促进对农业生产力和当地制造业的投资,以及对国外市场的不懈追求,莫迪在他的书中补充说,尼赫鲁对他建造大型钢铁厂、发电站和水坝的努力如此着迷,以至于他回避与复杂的官僚就资助和维持基础教育进行谈判。
事实证明,尼赫鲁建立的垄断工业体系、进口限制和繁琐的企业许可制度在政治上对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极具吸引力,以至于她不想摆脱其中的任何一个,然后,许可公司的 Raj 系统蓬勃发展,初创私营公司被扼杀,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成为事后的想法,当被问及印度的发展短板时,英迪拉打趣道:“我不知道扫盲有多重要,它为西方做了什么?”
正是 1991 年主权破产的前景推动印度走向经济开放和重大自由化改革,历史学家莫迪低估了我们的惊讶,根据莫迪在其书中的描述,这种自由化进程只涉及勉强推动市场经济的步骤,并导致了“矛盾的、有限的经济增长战略”,至于 1991 年后印度的增长繁荣帮助实现的历史减贫率,莫迪提到,将数百万公民提高到刚好超过贫困线,每天 1.90 美元的适度贫困线只不过是“忽视了该国的贫困问题”。
在印度实施了三十年的经济开放之后,莫迪看不到任何对自由市场或人类发展基础的意识形态承诺的迹象,根据历史学家莫迪的说法,“古吉拉特邦模式”涉及过度使用税收、土地和贷款激励措施来吸引大公司的投资,莫迪总理从该邦的地方政治家晋升为国家最高选举职位,真是“以掠夺为基础的积极发展”。历史学家莫迪甚至对总理政府在特殊服务的一般分配方面的投资记录印象深刻,例如浴室、气瓶、电力连接,因为在作者看来,所有这些似乎都是象征性的好处,有助于赢得胜利选举,而不是永久解决印度人类发展问题的办法。
莫迪对印度民主的批评令人费解,但他的主要论点似乎是,印度富有魅力的政治家掩盖了印度最大的两大危机:就业短缺和人类发展不佳,以及他们将民粹主义和裙带关系与基于身份的政治混为一谈。尼赫鲁可能努力在新独立的印度接受民主伦理,但他的经济失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焦虑和抗议,在尼赫鲁执政期间,印度的制度是稳固的,但在像英迪拉甘地这样的民粹主义政府下,经济和政治动荡被用作破坏民主制度的借口。1975 年,英迪拉开始根据紧急状态法执政近两年,在此期间选举被冻结,基本公民自由被暂停,在历史学家莫迪看来,英迪拉是印度民主衰退的核心,因为她故意破坏民主的基础。
尽管印度陷入赤裸裸的威权主义是短暂的,但腐败和破坏机构已成为新常态,经济焦虑为有毒的两极分化的身份政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尤其是那些基于宗教路线的政治。根据历史学家莫迪的说法,印度的“愤怒的青年”走了多条路,从支持极端主义的希夫塞纳党的沙文主义政策开始,甚至是 1992 年拆除巴布里清真寺的团伙,通过“印度教”运动的士兵,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与“婚姻圣战”等想象中的恶魔作战的目标,这是一个基于穆斯林男子引诱印度教妇女以使她们皈依伊斯兰教的阴谋论,对此,历史学家莫迪对印度的世俗政治家并不怎么同情,他认为印度的世俗政治家对自由主义理想的信奉只是表面的,而最终却以宗教利益为名,以政治考量为名。
纠正关于印度的争论
印度从这条隧道有出路吗? 历史学家莫迪没有提到详细的政治解决方案,但他呼吁采用广泛的改革原则,印度应该通过进一步下放州和村政府的权力来巩固民主,当地人民可以轻松地让他们的领导人负责,此外,莫迪呼吁利用公民社会的力量,建立能够接受平等、宽容和共同进步规则的“共同社会”。
有关于此,莫迪从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 (Robert Putnam) 的著作中获得灵感,后者强调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专业组织和合作社的民主作用,技术布道者努力宣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手机在改善福祉方面的潜力,然而,历史学家莫迪并不完全相信这一点,技术可能有用,但不能替代财力、社会工作和人类财富。
莫迪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著作《印度崩溃》是一本非凡的书,它将印度复杂的政治经济分解为更小、更容易理解的部分,但这本书的主要弱点就在于此,因为莫迪的分析得到了并不总是受到审查的简单二分法的支持,莫迪解释说,如果他们的领导人追求印度东亚邻国采用的以出口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化模式,印度人民本可以实现更好的命运,但有一个关键的区别:成功的东亚“老虎”在诉诸这种新范式时都是专制政权,允许他们压制劳工,制定全面的土地改革法,以及对公民社会的永久监督,相反,事后看来,印度作为一个民主国家的发展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正如经济学家罗希特·兰巴和阿尔温德·萨布拉马尼安所指出的那样,自 1950 年以来,印度是唯一一个在 40 年内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 3% 至 4.5% 之间的持续民主国家(这是印度自 1980 年开始增长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历史学家莫迪对印度糟糕的人类发展记录的批评很有说服力,但同样,他的愤怒是错误的,根据印度宪法,法律和秩序、公共卫生和卫生等重要公共服务的责任在于印度各邦政府,而不是中央当局,新德里提供政策方向和更广泛的财政资源,但最终由各州负责实施。众所周知,大多数印度邦都是缺乏自由、思想狭隘和庇护政治的温床,如果这件事表明了什么,那么,它表明今天在国家层面发生的事情仅仅是对最初在印度各州首府发明的模式的扩大。
此外,历史学家莫迪对印度经济自由化后三十年的发展成果的遗漏是冷酷无情的。几十年前,人口统计学家警告说印度的“人口炸弹”正在滴答作响,然而,生育率急剧下降,直到低于更替水平,这是计划生育的成功,女性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严重不足(印度经济模式的一个可怕缺陷),目前,在大多数邦选举中投票的女性人数超过了男性,此外,印度曾经很高的男女比例正趋向于平衡。
历史学家莫迪批评当前政府增加特殊服务分配的策略是拉拢选票的策略,然而,来自其他类似国家的研究表明,轻松获得清洁的炊具燃气、电力和自来水可以显着改善就业机会、健康标准和家庭中男女角色的分配,这些基本服务也是最终建设国家工业基地的条件。
撇开这些缺点不谈,《印度崩溃》是对智库和公司董事会中经常出现的对印度的偏见和肤浅讨论的有益纠正,通过揭示印度模式的内在弱点,历史学家莫迪也向西方决策者传达了一个信息,他们对印度成为对抗中国和其他专制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堡垒的能力寄予厚望,印度可能被吹捧为“下一个巨人”,但正如在任何营销活动中一样,人们应该阅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