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交部正在敲定其政府对华战略,并试图克服最近在应对“伙伴国和对手国”最合适政策方面的分歧,中国总理李强将率领大型部长级代表团前往柏林和慕尼黑,两国政府第七届磋商会议于周二拉开帷幕。

德国正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 12 个国家进行此类磋商会议,德国希望通过磋商会议对与这些国家关系有关的一切进行深入研究,这适用于今年的会议,根据柏林的说法,该会议将讨论经济、政治、安全和环境问题。

中国总理在其驻柏林大使馆发表的声明中表示,北京希望举行促进“国际稳定、繁荣与安全”的磋商。

中德两国官员在柏林参加中国与德国政府磋商会议(路透)

降低风险还是脱离接触?

与其他访问一样,这次访问日程包括接待方、接待仪式如何举行以及其他细节等内容,这表明中国代表团从一开始就热衷于拍摄能够表达与中国认为对欧洲“关键”国家关系状态的照片。

中德关系专家斯文·汉森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代表团知道这些形象在北京的影响,但它之前就知道这对华盛顿的影响,“这对德国与中国的关系以及独立于德国的欧洲对北京的政策,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除了与中国脱离接触的政策之外,它还想赢得柏林和布鲁塞尔。”

柏林磋商的观察人士一致认为,两个基本术语支配着德美关系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即“降低风险和脱离接触”。

尽管柏林拒绝与中国“脱离接触”并寻求与中国保持伙伴关系,在尽量减少这种关系带来风险的同时,华盛顿更倾向于与北京建立“脱离接触”的关系。

智库(德国外交政策协会 DGAP)中国事务专家伯恩特·伯格表示,政府磋商对拜登政府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这届政府正在准备与中国建立新的关系,并安排其在欧洲的联盟,这还受到共和党的批评,指责欧洲站在美国队列之外并奉行单边政策。

另一方面,专业杂志《IPG》的专家汉森则表示,德国与双方关系的最佳定义来自联邦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后者最近表示,在柏林看来,华盛顿是“价值观伙伴”,而中国同时是“对手”和“贸易伙伴”。

为什么要跟踪欧洲官员访华?

破解大西洋两岸关系

根据汉森的说法,中国正试图鼓励德国和法国与美国伙伴保持距离,甚至努力“打破大西洋两岸的关系……”,他并认为,中国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身上取得了成功,但在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身上却失败了。

关于华盛顿去年 10 月公布的一份长长的清单(140 页),希望通过这份清单确定中国在半导体贸易、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领域的能力,这位专家补充说,德国“已经开始从安全的角度看待这些经济部门”,并且“将在这方面跟随美国,但不是盲目信任,也不是统一政策,就像华为纠纷那样”,他并指出,,欧洲企业“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将始终试图规避可能的制裁”。

华沙不信任柏林和巴黎

从欧盟国家的角度来看,与中国的这种棘手关系并没有脱离布鲁塞尔在敏感外交问题上的永恒争论。

虽然许多观察家都认为欧洲对华政策“不连贯”,但汉森指出,例如,波兰“不信任德国和法国,而是信任美国”,而德国指出,对华盛顿的依赖“不是一个永久的国家”。

这位中德关系专家指出,华盛顿和北京同时利用了欧洲国家政策之间缺乏协调的问题。

他援引历史说,他“理解”欧洲国家不愿意被柏林领导的情况,并指出,过去,德国政府“用金钱解决所有问题”,但不寻求领导力,虽然安格拉·默克尔政府(2005 年至 2016 年)和现任舒尔茨政府存在分歧,后者寻求在欧洲发挥领导作用,并在经济上获得最大份额,这激怒了较小的国家。

伯格所持观点略有不同,他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已经学会了能够在欧盟框架内通过与中国的议程,而不是让每个欧洲国家单独这样做,同时,他批评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称柏林和巴黎对中国采取单边政策“没有给欧盟其他国家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的经济崛起不是德国唯一的担忧,而是其军备升级(路透)

既是伙伴又是对手

中国代表团正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访问主要德国公司,预计在柏林将公布德国对华战略,尽管关于这一战略的泄露不多,但德国政府向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提供的一份简报回应涉及这一战略的大纲。

根据建议,德国将寻求“迅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实现生产链“多元化”,不依赖与欧洲价值体系不同的第三国的技术进步。

这一战略强烈批评北京与莫斯科的关系,并强调德国和欧盟国家将在同俄罗斯关系基础上建设同中国的关系,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了解中国并没有可靠地捍卫乌克兰的独立和主权,我们正在观察它如何增加支持俄罗斯对抗北约。”

德国政府同意查明中国在巴尔干国家、邻国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施加影响的来源,并表示,中国“增加了各国对它的依赖,它们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

经济崛起并不是德国政府唯一关注的因素,军备也是如此,该战略中谈及,德国“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增强其军事能力并采取损害欧洲利益行为的军事参与者。”

来源 :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