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28日桃園地區民眾集體北上到立法院請願陳情,以大字報、布條表達「誓死反對污染」及「反六輕」、「反杜邦」設廠的立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1988年6月28日桃園地區民眾集體北上到立法院請願陳情,以大字報、布條表達「誓死反對污染」及「反六輕」、「反杜邦」設廠的立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網站)1988年(民國77年)6月28日:擔心六輕、杜邦建廠後造成工業污染的桃園地區民眾多人,到立法院陳情。

為紓解石化原料短缺困境,台塑企業提出六輕計畫,並於1986年獲政府核准興辦。不過,台塑集團選址時,在宜蘭利澤和桃園觀音,都遭遇到地方上強烈的環保抗爭。

1988年6月桃園觀音鄉在有「桃園市民主前輩」稱號的黃安滄帶領下,上千位客家鄉親到立法院、環保署抗爭,要求當時的環保署長簡又新出面說明。

之後邀請台大教授施信民等12位教授、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黃昭淵、林武男等9位教授做六輕複評工作,加上台塑集團與地方人士談判三次均無結果,最後六輕放棄在觀音設廠計畫。

台塑集團在1991年選擇於雲林縣離島基礎工業區之麥寮區及海豐區進行填海造陸,建造六輕,1998年正式生產營運。

想看更多六輕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1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