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51年7月政府在衡陽路段設置分道界石劃分快慢車道,限制三輪車不得進入快車道,以避免交通事故。(中央社檔案照片)
民國51年7月政府在衡陽路段設置分道界石劃分快慢車道,限制三輪車不得進入快車道,以避免交通事故。(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網站)1962年(民國51年)7月1日:台北市衡陽路部分路段設置分道界石,試行劃分快慢車道。

民國51年,緊臨總統府、中山堂等政治中樞,衡陽路躍升為當時台北市交通最繁忙路段,百貨商場、戲院林立,是外地人來台北必訪之地,汽車、公車一部接一部,三輪車也來來往往,繁華又熱鬧。

為避免交通事故,政府率先在衡陽路(從重慶南路至博愛路)設置分道界石劃分快慢車道,限制三輪車不得進入快車道,之後分道界石才慢慢以分隔線代替。

想看更多衡陽路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

民國43年5月時台北衡陽路上商家林立,台灣光復後第第一家百貨公也建新百貨也在此開店,但街道上車流不多,僅有幾部三輪車,也還沒有快、慢車道之分。(中央社檔案照片)
民國43年5月時台北衡陽路上商家林立,台灣光復後第第一家百貨公也建新百貨也在此開店,但街道上車流不多,僅有幾部三輪車,也還沒有快、慢車道之分。(中央社檔案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