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 Martin
2023-06-25T07:24:37.214Z
印度孟买的热带风暴(2023年6月)

(德国之声中文网)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改变全球天气模式的自然现象。时隔四年之后卷土重来,可能加剧本已高企的食品通胀。

上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存在,预计将在未来六到九个月内"逐渐加强",给全球大部分地区带来新的极端天气期。

 "(再次发生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相当高。"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气象与气候研究所(IMK-IFU))教授昆斯特曼 (Harald Kunstmann) 表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预计会出现通常与这种现象相伴的极端气候和异常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的命名来自西班牙语El Niño(男孩),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它助长了美洲的洪水、太平洋的热带风暴,并给包括南部非洲在内的世界许多地区带来了干旱。

这些自然灾害对渔业、农业和其他经济部门造成严重破坏,并且还会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2016 年,厄尔尼诺现象造成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度,科学家担心它可能会导致全球气温再创新高

厄尔尼诺现象给一些地区带来了洪水灾害

本月早些时候,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全球地表气温首次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了1.5摄氏度,而这正是2015年巴黎气候峰会各国达成共识的未来升温极限。

 "6月份就达到1.5摄氏度的升温非同小可。" 昆斯特曼告诉德国之声,"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超过这个门槛,不仅持续几周,而且是更长的一段时间。"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即使在最极端的天气过去之后,厄尔尼诺季节造成的经济影响往往仍将持续。

根据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继 1982-83 年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经济影响持续了五年之久,总计损失达到大约 4.1 万亿美元(3.7 万亿欧元)。

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1997-98年厄尔尼诺季节过后,全球经济增长受到的损失达5.7万亿美元。

达特茅斯学院生态系统和社会项目的博士生克里卡拉汉 (Christopher Callahan) 表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社会和经济受到打击后绝对不会很快恢复。"他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增长可能会受到长达 14 年的影响,甚至可能更久。

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1982-83 年和 1997-98 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美国 1988 年和 2003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下降了约 3%。秘鲁和印度尼西亚等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15%的国家,2003年的GDP下降了 10% 以上。

相关图集:亞洲各國熱爆啦!

中國:電網壓力山大:中國北方近日多地氣溫突破40℃,讓許多人都「熱到懷疑人生」。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任高榮6月2日曾表示,中國5月共有446個氣象站測到的日最高氣溫,都達到或突破5月的歷史極值,持續不斷的熱浪,讓中國各大城市的空調需求猛增,該國的電網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印度:救命甘泉:新德里的志工在炎熱的午後發放免費飲料。過去幾天,印度多地都遭受酷暑襲擊,人口最多的兩個邦至少有96人死亡,並有大量患者因中暑住院。由於情況嚴重,印度巴利亞(Ballia)取消了醫務人員的休假申請,在急診病房緊急增設病床,以容納大量湧入的患者。
越南:搶水關燈囉!:圖中的快遞員努力用他的機車載運盡可能多的水。在越南首都河內,酷暑讓飲用水的需求大增。當地氣溫曾在5月時創下44.1°C的新高,當局6月表示國家電網承受巨大壓力後,部分城市已經減少了公共照明,政府辦公室亦被敦促將用電量減少十分之一。
印度尼西亞:涼風隨手來: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Banda Aceh)氣溫飆升,手持風扇讓這位女學生稍有一絲喘息的機會。聖嬰現象的到來,也讓印度尼西亞人嚴陣以待,謹防森林野火造成的農業損害及空氣污染。
印度:熱到停課休工:印度北方邦「安拉阿巴德」(Prayagraj) 的悶熱讓人難以繼續工作,該地區6月18日的最高溫高達43°C,較正常值高出5°C。印度的夏季落在4月至6月,但在過去10年間,夏季氣溫變得更加猛烈。孟買4月舉行的一場政府活動熱死了13個人,促使部分邦停課一週。
泰國:急需冰塊消暑 :泰國首都曼谷的工人正在將冰塊運往市場。 泰國過去幾週經歷致命熱浪,當地4月曾錄達45.4°C的高溫,泰國氣象局稱部分地區的濕度更讓體感溫度高達50°C,但進入雨季後有望緩解。
孟加拉: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孟加拉國是世界上受氣候災難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圖中的孩子們正在布里甘加河(Buriganga)中消暑。該國頻傳毀滅性的颶風和洪水災害,海平面的上升,也讓該國五分之一的地區面臨永久性的洪水威脅。

达特茅斯研究人员估计,从现在到2029年,最新厄尔尼诺季节的负面经济影响可能达到 3 万亿美元。

 "经济影响首先是渔业,该行业因海洋温度升高而遭受巨大损失。" 昆斯特曼告诉德国之声,"然后它会袭击非洲、南美甚至北美几个地区的大型农业地区。接下来,如果收成不佳且基础设施因风暴受损,保险业也会受到影响。"

食品和能源价格可能大幅上涨

彭博经济研究公司本周发布的模型发现,前几次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非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近 4 个百分点,石油价格上涨 3.5 个百分点,削弱了全球粮食安全。

彭博社发现,阿根廷和巴西的通胀率因此高出约 0.75 个百分点,菲律宾和印度的通胀率高出半个百分点。

由于担心这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有史以来升温最多、造成损失最高的一次,分析人士认为,它也有可能延长食品的高通胀。

新冠疫情后的物价上涨高峰可能已经过去,但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回归美国和欧洲央行设定的 2%的通胀目标。

德国最大的私人贷款机构德意志银行上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警告越来越多,已经导致近几周咖啡、糖和可可的价格大幅上涨。随着收成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其他食品价格预计也会跟进。

"(价格上涨)可能会对新兴市场产生特别负面的影响。在新兴市场,食品通常至少占消费者支出的三分之一。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也更容易受到洪水等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厄尔尼诺加大了这种可能性。"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写道。

在印度,农业是经济的基石,每年的季风对粮食产量至关重要。印度储备银行行长达斯 (Shaktikanta Das) 最近表示:"密切和持续的关注……绝对有必要,特别是在对季风的预期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仍然不确定的情况下。"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