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兩日內在北京分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以及同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會談。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表示,去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高達近7000億美元,兩國尤其是商業上有很多交往,雙方關係並非「凍著」、也不是「結冰」,不贊成布林肯是為中美關係「解凍」或「破冰」,但兩國關係非常脆弱,否則對方不會因為「中國氣球」事件推遲幾個月訪華。習近平接見布林肯是肯定雙方過去兩日會談的成果,希望循他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 讓中美關係重回理性的正軌。

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馬曉霖分析,中美同意共同落實兩國元首去年巴厘島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鼓勵擴大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等五個共識,為中美關係企穩回暖注入信心。美國持續封鎖和打壓中國沒有成效,美國總統拜登要調整對華關係。如果未來幾個月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不排除習近平於11月出席美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時順道訪問當地,關鍵是美方不要因内政問題操作中國議題。

對於王毅要求美方取消對華非法單邊制裁、放棄對中國科技發展打壓等。中大社會科學院兼任講師陳偉信表示,制裁或解除禁令涉及美國政府不同階層的內部角力,包括美國國會早前指不希望本港特首李家超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美國作為東道主邀請成員地區的香港出席並沒有問題,但到時才知道實際誰出席以及有無外交特別安排,他相信,要剔除中國企業相關的制裁或政策措施,短期內不會有突破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