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向出台刺激举措的背后是对经济形势继续恶化的恐惧
几个月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结束了三年严格的防疫封控后显示出强劲反弹的迹象,这在当时让中国领导人感到欣慰。
但到了4月和5月,令人不安的数据纷至沓来。据知情人士说,被派出去调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小组在返回北京后给中央带来这样的信息,即地方政府官员难以偿还当地债务。政府与地区商业领袖的会议显示,即使在去年年底意外取消了疫情限制措施之后,信心仍然很弱。
官方数据勾勒了一幅日益黯淡的经济失去动能的图景。疲软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又显示出再度承压的迹象,年轻人的失业率创下历史新高。许多中国民众都在私下表示,他们不再认为中国政府关心促进经济增长。
知情人士称,所有这些担忧促使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周进行反思。高层官员突然承诺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尽管这样做可能会鼓励经济中的投机行为,而中国领导人一直在不惜代价消除投机活动。
中国央行本周下调了三项政策利率,以刺激借贷。此外,《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本周报道,中央政府正在考虑发行价值约人民币1万亿元(约合1,40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为新的基建项目融资;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刺激增长策略,经济学家说这种策略可能会在增加债务的同时产生越来越少的回报。
有关部门还在考虑放松规定,鼓励人们购买一套以上的住房,尽管近年来领导人一再警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经济学家们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似乎对经济失去信心,中国政府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行动。
今年夏天即将毕业进入疲软就业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们纷纷在网上发布自己将学位证书扔进垃圾箱或面朝下趴在地上的照片,以表达他们的沮丧之情。这些照片在网上流传。
一些分析人士说,如果信心恢复不了,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螺旋式下行,那样的话,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以及其他刺激措施恐难奏效。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经济增长复苏的真正障碍是民众缺乏信心。他还说,中国的情况正越来越像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人们信心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日本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乏力和物价下跌。
野村将其对中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之前预测的5.5%下调至5.1%,2024年GDP增长预期从4.2%下调至3.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