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女足世界杯开幕在即 那些赛场内外的关注点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本周四(7月20日),全世界最顶尖的女子足球运动员就将云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展开第9届国际足联女足世界杯(FIFA Women's World Cup)赛事的角逐。
这将是历来最大规模的一届女足世界杯,我们来看看关于本届赛事赛场内外的一些有趣看点。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两个第一次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国家联合主办的女足世界杯,由相邻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主办。决赛将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开幕式则将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
此外,这也是女足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有32支球队参赛,是历来最大规模的一次。
这得益于2019年在国际足联(FIFA)主席贾尼·因凡蒂诺(Gianni Infantino)提议下,国际足联理事会全票通过将女足世界杯参赛队伍从此前的24队增加到32队。
当时曾有人质疑,“扩军”可能会影响女足世界杯比赛的水平和精彩程度,但是因凡蒂诺在宣布决定时表示,这是“推动女子足球发展”的“坚实一步”。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新赛制下,8支国家队得以首次跻身女足世界杯决赛圈。分别是亚洲球队菲律宾和越南,中北美及加勒比海球队海地和巴拿马,欧洲球队葡萄牙和爱尔兰,以及非洲球队摩洛哥和赞比亚——后者也是该国首次进入男足或女足世界杯。
与此同时,本届女足世界杯的赛事奖金总额也是历来最高,达到1.5亿美元,比2019年在法国举办的女足世界杯增长了两倍——只不过,与去年在卡塔尔进行的男足世界杯4.4亿美元奖金仍有不少差距。
一段“进化”史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1991年,第一届女足世界杯在中国举办,图为广州天河体育场的开幕式。
这是历史上第9届女足世界杯。第一届赛事在1991年由中国主办,当时的名称为“国际足联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之后每四年举办一届。
首届赛事有12支球队参赛,美国队在决赛中以2比1击败挪威,夺得首届冠军。美国队也是目前夺得女足世界杯冠军最多的球队,共四次。
第一届赛事中,每场女足比赛时间为80分钟,比男足上下半场各短5分钟——这一规则在四年后修改,将女足比赛时长定为90分钟,但是与男足不一样的是每场比赛每队允许两次暂停,每次两分钟——不过那一届的亚军德国队拒绝这一“实验”,在整届赛事中未使用过一次暂停。
巴西人克劳迪娅·瓦斯康塞洛斯(Claudia Vasconcelos)在1991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执法国际足联赛事的女性裁判。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1991年女足世界杯三、名决赛上的三名女裁判(左起):琳达·布莱克(新西兰)、瓦斯康塞洛斯(巴西)、左秀娣(中国)
四年后的1995年,瑞典裁英格丽·扬森(Ingrid Jonsson)成为首个在国际足联赛事的决赛上作为主裁判执法的女性。至1999年,国际足联开始在女足世界杯上全部选用女裁判执法。
参赛队伍方面,女足世界杯共经历过三次“扩军”:1999年在美国举办的世界杯,参赛队伍从12队增加到16队,2015年加拿大女足世界杯则将赛事队伍增至24队,本届又增加到32队。
谁是夺冠热门?
四届冠军美国队无疑仍是本届世界杯的夺冠最大热门——她们不仅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球队,也是过去两届女足世界杯的冠军。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她们将挑战史无前例的世界杯三连冠。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队将争取史无前例的世界杯三连冠。
阵中拥有像阿莱克丝·摩根(Alex Morgan)、梅甘·拉皮诺(Megan Rapinoe,拉宾奴)等实力超群且经验丰富的顶尖球星,近年以统治姿态称霸足坛的美国队身上建立起了一股霸主的气场。
不过,自四年前成功卫冕以来,美国队正在经历转型期:前两届冠军主力卡莉·劳埃德(Carly Lloyd,卡莉·莱特)已经退役;上届冠军队成员当中只有9名球员仍在队中,而且其中6人年龄超过30岁;此外还有几名主力球员因伤离队——亚历克丝·摩根在接受BBC访问时表示,这次卫冕征程对美国队来说将是“身体上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事”。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英格兰队去年在女足欧洲杯上夺冠。
英格兰队也是本届赛事的夺冠热门之一。她们不仅带着去年欧洲杯冠军的荣誉来到本届比赛,而且去年10月还在主场击败过美国队,结束了近年对美国队的不胜纪录。
去年在欧洲杯决赛中加时仅负英格兰的德国队,则被很多媒体视为仅次于美英之后的热门。去年决赛状态正佳却因伤缺阵的射手亚历山德拉·波普(Alexandra Popp,普芘)将希望率领球队卷土重来。
此外,拥有两届世界最佳球员亚历克西娅·普特拉斯(Alexia Putellas,佩迪拉丝)的西班牙、拥有主场之利和本年度最佳球员萨姆·科尔(Sam Kerr,卡尔)的澳大利亚,以及在东京奥运会夺得女足金牌的加拿大,也被认为是有实力制造惊喜的球队。
值得关注的球星
这届史上最多球队参赛的女足世界杯球星云集,她们可能在本届赛事上成为各自球队征程当中的关键人物。
萨姆·科尔(Sam Kerr,卡尔),澳大利亚,29岁

图像来源,Cameron Spencer
这名队长是东道主阵中最受瞩目的球员。她不仅是该国历史上的头号得分手,甚至代表澳洲在查尔斯国王的加冕典礼上担任国旗手。效力英超切尔西(Chelsea,车路士)女足的她是目前世界最高薪酬的女足球员,有望成为本届大赛的主角之一。
亚历克西娅·普特拉斯(Alexia Putellas,佩迪拉丝),西班牙,29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这名中场球员连续两届夺得世界最佳球员金球奖,并在巴塞罗那俱乐部赢得过七次联赛冠军和欧冠冠军,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最佳女足运动员。此外她还曾因为女性球员的待遇问题与西班牙足协发生纠纷。
阿达·海格贝格(Ada Hegerberg,希嘉葆),挪威,28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尽管曾离开国家队五年,海格贝格(右)仍然为挪威出战76场攻入了43球。
2018年的金球奖得主,也是近年的最佳球员之一,曾夺得八次法国联赛冠军和两次女足欧冠。曾因抗议挪威足协对待女子队的不公而五年拒绝代表国家队,2022年欧洲杯开始重新为国效力。
阿莱克斯·摩根(Alex Morgan),美国,34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207场国际赛打入121球的这名前锋,四年前在半决赛进球后的“饮茶”庆祝动作曾惹怒英国球迷,现在她仍有实力带领美国队再次冲击冠军。她的声音对美国女足争取同工同酬,以及迫使国际足联放弃与沙特合作赞助世界杯的计划等事务上,均发挥了重要影响。
凯拉·沃尔什(Keira Walsh,姬拉·华殊),英格兰,26岁

图像来源,Uefa
沃尔什(右)在2022年欧洲杯上是英格兰队夺冠的关键人物。
英格兰队的中场节拍器,去年女子欧洲杯决赛的最佳球员。在队长兼闺蜜莉娅·威廉森(Leah Williamson)受伤缺席的情况下,她在英格兰队中的领导角色也更为重要。
亚历山德拉·波普(Alexandra Popp,普芘),德国,32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德国队队长为德国出战128场,攻入62球。
假如不是她因伤缺阵,去年女子欧洲杯决赛的结果可能大不一样。她在2022年欧洲杯的每一次出场都有进球,头球能力和身体对抗的力量令她成为最有杀伤力的前锋。
玛塔(Marta),巴西,37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过去12个月经历伤病困扰的老将,将第六次参加世界杯。作为巴西国家队的队史最佳射手,她被看作是女足版的罗纳迪尼奥(Ronaldinho,朗拿甸奴)甚至贝利(Pele,比利)。她的经验将是巴西队中的无价之宝。
艾斯萨特·奥绍拉(Asisat Oshoala,奥苏亚娜),尼日利亚,28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这名射手在巴塞罗那的89场联赛中打入83球,将是尼日利亚队的关键人物。她曾在中国女超联赛连续赢得过两届冠军,也曾为阿森纳(Arsenal,阿仙奴)赢得女子足总杯;2015年效力利物浦期间成为BBC评选的年度最佳女足球员。
温迪·勒纳尔(Wendie Renard,云迪·连纳),法国,32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曾15次夺得法国顶级联赛冠军和8次欧冠荣誉的后卫兼队长,在今年年初曾表示会为保护精神健康而错过世界杯,但是在主教练被解雇后回归,大大地提振了法国队的士气。
佩妮莱·哈德(Pernille Harder,赫达),丹麦,30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这名进攻型中场在2020年以女足世界最高身价转会,并且已经两度当选欧洲年度最佳球员。今年的英格兰女子足总杯决赛中,她帮助切尔西队反败为胜。
熊谷纱希,日本,32岁

图像来源,Alexander Hassenstein - UEFA
亚洲球员方面,这名日本队的队长先后效力过多家欧洲顶尖俱乐部,也是第一位在欧洲联赛冠军杯决赛进球的亚洲球员。她是2011年日本夺得世界杯冠军队的成员当中唯一目前仍在阵的队员。
王霜,中国,28岁

图像来源,Xinhua
这名进攻球员曾被外界称作“中国女梅西”,目前效力于美国路易斯维尔竞技女足。去年亚洲杯上打入5球并帮助中国队夺冠,已经有两届世界杯经验的她将是中国队中的关键球员之一。
各支球队的外号,你知道吗?
很多国家的女足代表队在媒体报道和球迷的助威场中均有自己的外号。
1999年世界杯上因为孙雯、刘爱玲等一代球星大放异彩并夺得亚军的中国女足,就被冠以“铿锵玫瑰”的外号。它来自当年林忆莲主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并被沿用至今。
夺得过世界杯冠军的日本队,外号是“日本红瞿麦”(Nadeshiko Japan)。这种花在日本象征纯洁与坚韧,在2004年该国为女足公开征集队名时脱颖而出。
本届的东道主之一澳大利亚,其男女足国家队的外号在其国内甚至比正式名称提及得还要多。澳洲男足以“足球”和“袋鼠”的英文字变体而被称作“Socceroos”,而女足的外号则是“Matildas”,来自英文名玛蒂尔达,因为这是1982年澳大利亚主办英联邦运动会时的袋鼠吉祥物的名字。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国队从1999年开始被叫作“铿锵玫瑰”。
另一家东道主新西兰的女足则被称为“Football Ferns(足球蕨)”,灵感同样来自该国的标志。
英格兰女足的外号则与男足的“三狮军团”相似,只不过是改成了“The Lionesses(母狮)”,是英格兰足总一名前市场经理在20年前定下的。
巴西女足的外号是“女金丝雀”,挪威女足则外号“草蜢”。
相比之下,夺得冠军多的美国队和德国队,外号则比较普通,分别是简写“USWNT”和“Die Nationalelf(国家十一人)”。
场外话题
四年前,美国女足28名球员就性别歧视和同工不同酬问题,联合对美国足协发起诉讼,最终在去年达成和解,女足获美国足协赔偿2400万美元。
那一届世界杯被称为史上最具政治色彩的一届女足世界杯,在这种背景下夺冠的美国队也被媒体形容为女足世界杯历史上政治和社会议题色彩最浓重的一支冠军球队。

图像来源,Reuters
摩根在半决赛对英格兰入球后的这个庆祝动作引发争议。
不过,男女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远远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东道主澳大利亚女足在世界杯前发布视频,公开批评国际足联奖金分配的不公平,此举得到澳洲职业球员协会的支持。
尽管本届女足世界杯的奖金已经增长两倍,但是仍远低于男足世界杯。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在今年较早前曾提及希望在2026至2027年左右实现男女子世界杯奖金平等,但是目前并没有具体措施迫使国际足联实现这一目标。

图像来源,Fifa
国际足联仅有限度地允许女足世界杯期间表达社会议题。
另一争议则是有关彩虹臂章。
国际足联在去年卡塔尔男足世界杯上禁止各国队长佩戴“One Love(同一份爱)”字样的彩虹臂章,该臂章原本旨在为性少数人士平权表示支持。
在本届女足世界杯前,澳大利亚、英国、瑞典和荷兰等国家一同参与了国际足联就相关问题的咨询,最终这一举动在本届赛事上仍然不被允许。
澳大利亚足协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约翰逊(James Johnson)表示,咨询结果“未达到我们的期望”。
本届赛事上,各队队长可以选择佩戴涉及社会议题的臂章,但是必须从八个经过国际足联批准的社会议题中选择。
它们分别是:包容(inclusion)、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性别平等(gender equality)、和平(peace)、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零饥饿(zero hunger)、终结对女性的暴力(end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以及足球是欢乐、和平、爱、希望与热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