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新知運動史料 展現女性以行動推台灣民主浪潮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婦女新知基金會性別與人權老照片特展今天開幕,以運動史料為基礎,回顧當年壓迫處境,女人又如何行動回應,成為台灣民主化浪潮前進力量,逐步改造體制和性別文化。
1980年代初,一群女性主義者成立「婦女新知雜誌社」,並在1987年集資轉型為婦女新知基金會,隨後推動「性別工作平等法」、「民法」親屬繼承編等多項修法、立法,並監督婦女政策、推動女性參政、培力女性參與公共事務,並在今天以特展述說這段歷史。
婦女新知第4及5屆董事長、前民進黨立委尤美女在開幕記者會上致詞表示,基金會從1987年反對國父紀念館女服務員滿30歲就要離職抗爭運動,成立「男女工作平等法」法案小組,開始走入國家體制、與立委溝通,讓女人從私領域走入公領域。
尤美女說,日後許多人權、弱勢相關政策法案都是由民間團體訂立後送進立法院,成為台灣民主特色;婦女新知多年來為推動女性權益,早先為倡議而提問要求新任大法官回答,在後來也成為慣例,這些都是群策群力一起走出來的,「台灣民主運動常被覺得是男人打出來的天下,但其實民主深化是女人的貢獻」。
第6屆董事長王如玄指出,「兩性工作平等法」在2002年就通過施行,是性平3法中最早的,但從近期Me Too運動看來,卻缺乏落實、執行;婦女新知曾參與立法,但後續落實、監督等政策問題,可以做的事情還非常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婦女新知現任董事長姜貞吟指出,台灣在1994年就曾有過「女人連線反性騷擾大遊行」,但20年來婦女新知仍常接到婦女受到性騷擾或歧視的求助,顯示法規落實與社會慣習與文化高度相關,台灣與國外Me Too運動時間差了5年,是什麼機制、結構導致,須要更多反省檢討。
「跟著她們的步伐往未來走去—婦女新知基金會性別與人權老照片特展」共4展區,「遠眺她們的日常」展出性別歧視話語布條、婦運前輩述當年影片;「拓荒者與她/他們的的足跡」呈現歷史上議題推進歷程;「在此刻相遇」以相片回到抗爭現場;「承接在她們之後」以扭蛋認識台灣仍待改善的24個性別不平等現象。
特展即起至8月6日,每天9時30分到下午5時30分,在剝皮寮歷史街區147、149展間展出,每週一休展;且7月9日、29日舉辦講座,分享「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理念與歷程,須事先上網報名。(編輯:李亨山)11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