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青年就業推崇下鄉衛國 譏評如潮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國青年失業率高漲之際,人民日報10日發文呼籲年輕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眾多網友卻以「問題是沒人需要我」、「是要我上山下鄉打仗去嗎」等語大加嘲諷。
這篇署名「王繼威」、題為「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的評論文章,10日在人民日報以「人民時評」的名義發出。但上述觀點及文中對「鄉村振興」、「衛國戍邊」的推崇,引發眾多嘲諷及譏評,使此文被形容為象徵言論失控的「大翻車現場」。
文章指出,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而言,關鍵是要找到「我之所長與社會所需的結合點」,保持平實之心「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要著眼長遠,腳踏實地,在實踐中一步步成長起來,增強學習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
文章稱,青春的樣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樣子。樹立「積極的就業觀念」,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中「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一樣能實現青春的價值,還能為一生的奮鬥奠定基石」。
文章舉例,在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中,有的青年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建功立業,有的青年成長為「省級優秀共青團員」,得到了磨礪和成長;在「三支一扶」計劃中,大學生「新農人」把現代農業知識和技能帶到農村,既助力端牢中國飯碗,又拓展自身的職業賽道。
文章最後呼籲,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不僅能留下「無悔的青春記憶」,而且將在基層磨礪中獲得受用終身的精神財富,為走好職業生涯提供源源不斷的滋養。越是志存高遠,越需要腳踏實地。
但這篇評論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網路平台發表後,除了一開始慣有的附和性回應,隨即引來許多中國網友嘲諷及怒罵。有人表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問題是找不到工作,沒人需要我」;有人則說,「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工資只有3000塊(人民幣)我也認了,我夠實際了呀」。
還有網友表示,「鄉村振興、當新農人、衛國戍邊,不就是要我上山下鄉打仗去嗎」、「中國菸草肯定需要發光發熱才能點著,就讓我去發光發熱吧」、「貓(躲)在辦公室裡寫這種文章,真就不怕挨罵嗎?」
不少網友還把矛頭指向人民日報,稱「我想去人民日報上班行不?」、「正確的就業觀,就是選擇人民日報」、「這文章誰寫的?我去人民日報幫他提公事包,哪怕提鞋都行」。(編輯:邱國強/楊昇儒)1120712